万善朝曾是武警淮北市消防支队的四级警士长,2012年转业进入淮北日报社任摄影记者,2019年被评为“淮北市最美退役军人”。
2020年春节前夕,他原准备带着家人回六安霍山老家陪父母过春节,面对新冠疫情发生,一边是久违未见的亲情,一边是严峻疫情,万善朝毅然取消回家行程,而是选择了使命和担当。疫情就是命令,战疫就是战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和摄影记者,万善朝背着相机义无反顾地冲到抗疫采访报道一线,做一名战疫记者。在疫情期间全市医护人员如何开展工作?确诊患者收治情况如何?2020年2月5日,他在获得批准后来到市人民医院确诊患者隔离病区实地采访。在该医院隔离病区,他经过层层防护,穿着防护服经过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层屏障,深入隔离病房认真拍摄了一个多小时,拍摄了大量医护人员巡诊问药和确诊患者精神面貌,以及日常生活的珍贵资料。在拍摄过程中,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他大汗淋漓,护目镜上起满雾气,即便如此,他也不能用手去擦,因为这在污染区里有极大的风险。当他结束采访拍摄走出时浑身已湿透,脸上也被口罩和护目镜勒出了深深的印痕。结束采访后,万善朝及时赶到办公室,加班加点精心挑选和处理照片,并认真写好文字稿。《淮北日报》在“图说”栏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整版报道,详实的文字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充分反映了医护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治病救人的崇高品质,以及患者乐观积极的治疗态度,深受读者欢迎和好评。
回想起进入隔离区采访,万善朝现在仍心有余悸,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名甲状腺肿瘤术后人员,身体免疫力低下,加上日常到处采访,一旦自己被感染后果不堪设想。爱人劝他以后不要再到这么危险的地方采访了,他却对爱人说,与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基层执守的党员干部,我的情况要好很多,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拍摄是我的职责和使命。我哪能当个逃兵?
2020年2月,当万善朝得知相山区东山街道退役军人自发成立防疫突击队的消息后,带着那股浓浓的军人情愫,他又匆匆背起相机赶到现场采访。万善朝拍摄的一幅幅退役军人消杀防疫的精彩画面,将退役军人在抗疫中勇于担当的精神传递给读者,中央和省级各大媒体纷纷采用。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疫情防控期间,万善朝坚持连续作战,每天总是起早贪黑,奔波在采访的路上,饿了就来一碗方便面充饥,困了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会,家中的妻子和孩子更是无暇顾及。
2022年5月15日,我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员核酸检测。这是我市继5月7日后的又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如此大范围的全员核酸检测,又在短时间内公布检测结果,这样迅速、高效的工作是怎样完成的呢?万善朝走进位于淮北市体育场(原方舱医院)里的淮北市区域核酸检测调度中心进行拍摄采访。随后的几天,他又来到高速路口卡点、核酸检测点、复工复产企业等地方进行拍摄采访。今年6月,万善朝的孩子要参加高考,而母亲又被查出直肠癌,他一边抽出时间照料病中的母亲和参加高考的孩子,一边坚守在抗疫采访现场,他认为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报道是职责和使命,他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抗疫”瞬间,留下了珍贵的图片资料。
回忆两年多“抗疫”采访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万善朝说,虽然面临危险,很辛苦,但是觉得很值,那些一手的照片没有被错过,真实地记录了新闻现场,若干年之后,照片也会成为自己新闻生涯的美好回忆。
监制:丁伟
编辑:姚弘朗读者:蔚蔚
合成:蔚蔚微信编辑: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