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数据派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这对中国的经济和就业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1990至2021年间外商投资单位及港澳台商投资单位雇佣的城镇就业人员的总额及占比,探讨外资企业在中国就业中的贡献,并着重关注2013年前后就业占比的高峰以及随后的下滑趋势。
外资企业在华就业贡献总体概况
1990年以来的三十年间,中国大陆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外企在中国市场上雇佣的员工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外企为中国提供了丰富多样且具有相当吸引力的就业机会,一度成为广大民众和毕业生就业时最趋之若鹜的选择方向。
根据统计,1990年代初时,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在大陆雇佣员工人数合计不到200万,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不到2%;而到2013年的巅峰时期,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在大陆雇佣员工人数约3000万,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8%左右;但2014年之后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在大陆雇佣员工人数和占比逐年下滑,到2021年两个指标分别下滑到2500万人和6%左右。
外资企业在中国就业规模及占比趋势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在大陆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变化和调整的过程。从1990年代初到2013年,这一行业经历了快速的扩张和发展,雇佣员工人数和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从2014年开始,这一趋势开始发生变化,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在大陆雇佣员工人数和占比逐年下滑。
高速增长期(2002-2013年前后):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启了经济腾飞的新篇章。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2001年以前,外企在华雇佣员工人数和占比虽然在持续提升,但速度相对缓慢。整个90年代,外企员工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徘徊在3%至4%之间。在这一阶段的外企在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市场环境等。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外企逐渐适应了中国市场,并开始扩大在华业务。
2001年之后,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外企在华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政策更加开放,市场更加广阔。这一阶段的外企在华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雇佣员工人数和占比开始飞速增长。外企员工人数从2001年的七八百万猛增到2013年的3100多万,在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也迅速提高到8%。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外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企前来投资。
在这一阶段,外企在华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从最初的制造业、服务业到现在的科技、金融、教育等各个领域,外企在华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外企在华的管理模式和文化也逐渐与中国本土企业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企业文化。
缓慢下滑期(2014至今):
然而,2013年之后,外资企业员工人数及占比出现下滑明显的趋势。2015-2019年,外企员工人数及占比连续5年下滑,从2014年的3000万人、7%的比重,下降到2019年的2500万人、6%左右。此后的几年,虽然止跌反弹,但短期内再也恢复不到原有的水平。
外企在中国告别了高歌猛进的黄金时代,进入相对平缓的新阶段。过去的几十年中,外企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成熟,外企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困难。
影响外企就业规模及占比变化的原因分析
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的外商投资产生了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一些外商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布局,导致在中国的投资减少。
其次,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也对这一行业产生了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逐渐壮大并具备了与外商企业竞争的能力。中国本土企业不断崛起,实力不断增强,对外企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外商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导致其雇佣员工人数和占比下降。
此外,政策调整也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为了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和保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国政府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监管逐渐加强,对外企的经营行为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和限制。这使得外商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成本增加,导致其雇佣员工人数和占比下降。
尽管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在大陆雇佣员工人数和占比逐年下滑,但这一行业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这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展望未来,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在大陆的发展将继续受到全球经济形势、国内经济结构和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相信这一外企在华业务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