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国火力支援舰,看着像要炸毁一切,最大作用是吓唬人

2022-08-11     樱桃谈娱乐

原标题:二战美国火力支援舰,看着像要炸毁一切,最大作用是吓唬人

原创2020-01-10 19:03·丹书战史

火力支援舰是军舰发展史上一个十分小众的分支,包括浅水炮舰、江河炮舰等也勉强可以划分到火力支援舰的范畴里,不过在如此小众的分支里还有一个更小的分支,那就是火箭炮火力支援舰,这种战舰没有设计定型的,而是后期改装而成,美国在二战期间曾较多使用。

火力支援舰发射

为登陆战而生

当盟军稳住了阵脚的时候,盟军高层开始考虑如何进行反击作战,摆在盟军面前的是一个军事史上的难题--如何进行大规模的军事登陆战。在西欧地区开辟第二战场,就必须登陆法国作战(就是后来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地中海地区则要登陆意大利(就是后来著名的安齐奥登陆战),在亚太地区则更加麻烦,因为岛屿众多,需要一座一座肃清残敌,登陆的规模虽然比不上欧洲地区,但是战斗次数却增加数倍。

登陆战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解决海滩上敌军的抵抗力量,因为敌人不仅部署了数量不低的军事力量,而且还大量构筑了永固、半永固堡垒群,架设在里面的机枪、火炮是登陆士兵最大的威胁,必须想办法对他们进行火力压制,最好是彻底销毁。

火力支援舰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重磅炸弹轰炸加炮火覆盖,但是因为炮火输出速度的限制,并不能确保万一,登陆的士兵还需要一种更加及时、猛烈的火力支援。新出现的火箭弹解决了这个问题,火箭弹通过简易发射架发射,可以部署大量的发射架提高火力输出密度,也能提高炮火覆盖面。

火力支援舰

1944年9月,美国开始将12艘登陆艇进行改装,在甲板上密密麻麻的布置4.5英寸的空射型火箭弹,其中一部分采用固定发射角,另一部分则是可调角度。

实用性很差的火力支援舰

美国改装的这批火箭炮火力支援舰投入了太平洋的岛屿争夺战,实战中这种浑身布满火箭弹发射器的战舰确实够唬人的,但是也仅限于此了。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结构类似于坦克歼击车,火箭炮本身不能够像炮塔一样旋转调整方向射击,只能依靠移动舰体来对准目标,对于吨位不大的登陆艇来说受到海浪的影响,这一点不太好办。

火力支援舰发射

另一个是高低角度调整困难,采用固定角度的那几艘只能依靠驾驶员的感觉,觉得目标到了射程内了大致对准就发射。可调角度的那几艘也好不到哪儿去,毕竟不可能在准备发射的时候一个一个地去调整角度,基本上就是事先选择好阵地,将角度调好然后行驶到位置进行发射。

火力支援舰

不管哪一种方式,火力支援舰的准头都很差,比不上陆地上的“喀秋莎”火箭炮。不过这样一艘战舰出现在近海区域,浑身的火箭炮也够吓人的,在发射的时候火箭更是嗖嗖地飞向前方,产生的烟雾和噪音确实能起到不小的震慑力。以如此密度布置的火箭炮,如果击中了目标区域,造成的杀伤效果绝对可观。

黯然退场

火力支援舰是一种比较好的想法,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火箭炮无法像身管火炮一样进行精准的炮弹投射,加上海上作战,舰炮里威力比4.5英寸火箭炮大的多了去了,哪怕是驱逐舰的100毫米舰炮,除了射速上不如火箭炮之外,爆炸威力和射程均占优势。

现代化火力支援舰

太平洋战争后期,盟军的军舰数量已经有了绝对的优势,每次登陆战中能够轻松集结几十上百艘的战舰,身管火炮的数量就已经足以形成密集的火力杀伤了,而且天空中还有数量众多的飞机,火力支援舰这种特殊舰种已经不需要了,战后除了损失的3艘,其他的都运回美国,在1948年被报废处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4e44369783ec7f1eb88c324ab565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