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魏的冯太后(文明皇后),真是大名鼎鼎,冯太后就是北魏最有权势的女人,她养面首杀皇帝,威镇朝堂。可是冯太后的姑姑冯昭仪却很少被人知道。但如果没有冯昭仪,冯太后不但当不上皇后,说不定连命都保不住。
冯太后
入宫时是宫婢,可
冯昭仪
入宫时却是外国公主。这是因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她们入宫时的时间和其父的地位不同,
冯昭仪
是北燕国君
冯跋
的女儿,她入北魏皇宫时,她父亲的国家北燕还存在,而
冯太后
出生时,北燕早已灭亡,冯太后的父亲
冯朗
只是北魏的臣子,
冯太后
是因为其父冯朗犯罪被杀才没入皇宫为奴。
先说说冯昭仪是什么时候入北魏皇宫的。公元434年,北燕向北魏称臣称藩,北燕的国君冯跋将女儿冯氏送入北魏和亲,冯氏入宫后被
北魏太武帝
拓跋焘
封为左昭仪。
昭仪在唐代只是九嫔之首,可是在北魏却是皇后之下的第一人,相当于清朝皇宫里的贵妃。冯昭仪相貌如何,受不受宠爱,有没有孩子,史书上没有记载,反正当
太武帝
拓跋焘
的妃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太武帝
拓跋焘
晚年脾气暴躁,诛戮过多。当这种人的妃子,真是如履薄冰。太武帝的皇宫里多是亡国公主,如皇后赫连氏姐妹三个都是夏国公主,还有北凉、柔然的公主。
冯昭仪在史书上最大的记载就是她帮助过两个人。一个是就是她的
侄女冯太后
,冯太后沦为宫婢后,得到
冯昭仪
的照顾,后来冯太后成为
文成帝
的妃子,又铸造金人成功而被封皇后,都应该有冯昭仪的功劳。
冯昭仪帮助的另一个人就是
常太后
,
常太后
是
文成帝
的奶妈,文成帝登基后就封奶妈常氏为皇太后。
常氏本是官家千金,可是因家人犯罪却沦为宫婢,常氏入宫时已经怀孕,这时她的同乡冯昭仪对常氏动了恻隐之心,通过
太武帝拓跋焘的赫连皇后
把常氏送到了太子东宫,成为
皇长孙拓跋濬(文成帝)
的奶妈。
当然冯昭仪的侄女冯太后能当上文成帝
拓跋濬
的妃子和皇后也应该有常太后的帮助。冯昭仪帮助未发迹处于困境的常太后,给侄女冯太后铺了一道阳光大道。
冯昭仪生卒年不祥,不知道她是否活到了冯太后当太后掌握朝政的一天。史书上也没提常太后当太后时对冯昭仪的报恩。反正冯昭仪应该是在北魏皇宫里平静得度过一生,无灾无难。
每一个从困境里发迹的人都要遇到贵人帮助,
冯昭仪
就是
冯太后
命里的贵人,或者也是
常太后
命里的贵人。可惜冯昭仪的命不如她帮助过的人,她没当过皇后,也没当过太后。
冯昭仪是
太武帝拓跋焘
的妃子,而她的侄女冯太后是
文成帝拓跋濬
的妃子,
太武帝拓跋焘
是
文成帝拓跋濬
的
祖父,
等于是冯昭仪姑侄两个嫁给祖孙两人。
冯昭仪是冯太后的娘家姑姑,又是冯太后的婆家祖母,这种亲戚关系在我们汉族人看起来很奇怪,但在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很正常,北魏的开国皇帝
道武帝拓跋硅
还娶了他的亲姨母贺氏为妃
。
太武帝拓跋焘
即是冯昭仪的丈夫,又是冯昭仪的杀兄仇人,冯昭仪的兄长
冯朗(冯太后
的父亲
)
被
太武帝拓跋焘
所杀。
亡国公主一般都是这种命运,她们入宫服侍着敌国国王,家人却被敌国国王所杀,好在冯昭仪的入宫保全了冯家的其它人,还帮助侄女冯太后成为北魏的皇后,
冯太后
后来当太后执掌朝政成为北魏的王,从此冯家又兴旺起来。
冯昭仪这种后宫里的女人是微不足到的,但是没有她,她的侄女冯太后也难以在历史上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
道武帝拓跋硅是
北魏开国皇帝
,太武帝拓跋焘
是北魏第三代皇帝
。道武帝是太武帝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