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神话传说里,黄帝时代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号称“史皇”的仓颉了,传说他是汉字的发明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他天生长有四只眼睛,放着灵光。《淮南子·本经篇》:“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 ,号史皇氏,《说文解字》记载其为轩辕黄帝左史官;《河图玉版》、《禅通记》记载仓颉曾经自立为帝,是上古时期的一部落首领;其圣诞日为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享年110岁。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也是道教中的“文字之神”。据史书记载,仓颉面长四目,天生睿德,常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鸟兽蹄远之迹,依其类像之形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被尊奉为“文祖仓颉”。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在仓颉造字之前,人类能够使用的先进文明是“结绳记事”,绳结虽有大小和形状区别,但年久月深,难于辨识,曾造成黄帝同炎帝一次谈判的失利。 为此仓颉深感愧疚,遂辞官出游,遍访智者,寻求记事的好方法。几年之后,他返归故里,独居村西深沟之中,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从中受到启迪,根据事物形状创造了象形文字,字成之日,举国欢腾,感动上苍,把谷子像雨一样哗哗地降下来,吓得鬼怪夜里啾啾地哭起来,即《淮南子》记载的“天雨粟,鬼夜啼”。后来,他集中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呕心沥血数十载,搜集、整理流传与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号并加以推广和使用。
仓颉除了是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还是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并于洛汭之水发现洛书。目前发现的仓颉遗迹有仓颉墓与庙、造字台。
正如现在名人故里及墓地的争夺一样,仓颉墓地也有很多种的说法,陕西西安、陕西白水 、山东寿光、山东东阿、河南开封、商丘虞城、河南南乐 、阳武 、河南洛宁等地都有仓颉墓等遗迹。
在已发现的 8 处仓颉墓及遗迹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一处:白水仓颉墓与庙。始建于汉代的有四处:河南南乐、虞城、开封和陕西白水;始建于晋代的有两处:山东寿光和东阿;建于宋代的两处:河南阳武、洛宁。
关于仓颉的葬地,史书多有记载,《禅通记》上称“仓颉居阳武,而葬利乡”。明朝的《汴京遗迹志》上有载:“仓颉墓在城北时和保”。南乐县元代延佑年间的残碑,记有“仓颉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也”的碑文。
提问:知道了“文祖仓颉”后,你认为哪个可以称为“武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