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公安局红山区分局桥北派出所:以基层警务创新书写平安答卷
桥北派出所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公安局红山区分局桥北派出所始建于1979年,辖区有5个社区、赤峰商贸服务物流园区,常住人口6万人,辖区人流物流密集,社会治安情况复杂。
桥北派出所将“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作为夯实基层社会基础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以扎实细致的措施狠抓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助推基层警务实现新突破,促进警务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全力维护辖区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桥北派出所先后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集体”“全区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荣誉。
严管厚爱,打造过硬队伍
桥北派出所坚持以党建带队建,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的整体思路,以人民满意为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抓党建带队建促业务,实现公安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工作中,该所不断深化“一室、一廊、一屋、一校”党建“四个阵地”,倾心打造党建工作室、红色文化连廊、警民连心屋和公安党校分校,深入开展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重温入党入警誓词等,将“三会一课”由“静态”变为“动态”,不断擦亮自治区公安机关“最强党支部”红色名片,全所民警辅警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群众意识进一步增强。
桥北派出所狠抓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作风塑警、从严治警、典型励警、从优待警工作,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和政治家访制度,着力锻造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公安铁军。同时,坚持抓好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引导民警辅警铸牢忠诚警魂,提高民警辅警履职能力,做到扎根基层一线、厚植为民情怀、守护一方安宁。
深化改革,建强“两队一室”
结合辖区实际,桥北派出所深入推进“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模式改革,持续优化警力配比结构,建立以综合指挥室为中枢支撑、以社区警务队和执法办案队为两臂的“两队一室”现代警务模式,助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按照指挥扁平化、管理规范化、勤务专业化的要求,桥北派出所明确“两队一室”的具体职能职责。综合指挥室负责接收情指中心警情和工作指令,派发给“两队”执行,统筹掌握分析辖区各类信息资源,推送调度“两队”工作,并跟踪督办。“两队”将日常工作中获取的基础信息及案件办理情况及时向综合指挥室反馈,为深度研判和有效处置警情提供信息支撑。
在此基础上,桥北派出所做精智能化综合指挥室,从接警开始,民警通过信息化系统,对执法办案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做实专职化社区警务队,科学划分警务区,定岗定责配备专职社区民警;做强规范化执法办案队,执法办案队与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队高效联动,切实做到“案件办结、矛盾化解,隐患消除、群众满意”。今年以来,桥北派出所破案率同比上升32.6%,发案率同比下降12.9%。
汇聚合力,筑牢基层基础
桥北派出所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创建目标,着力完善多元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
在深入排查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工作中,桥北派出所聚焦源头治理,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形成多方参与、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化解格局。今年以来,桥北派出所辖区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7.3%,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
利用红山区全面推进网格精细化治理的契机,桥北派出所将社区警务工作融入全要素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并建立社区民警担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制度,会同基层党组织切实解决群众所急所盼,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足更实在。
与此同时,桥北派出所结合辖区企业多的实际,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全力做好便民利企工作。该所联合辖区商贸服务物流园区管委会,在物流园区内设立专职警务室,打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站”,将交通违法处理、危险物品购买运输许可等33项涉企业务办理权限,下放到园区警务室,并推行帮办、代办业务,最大限度压缩企业办事成本,努力为园区企业产业发展升级营造一流的社会环境、法治环境和服务环境。
来源: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