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口服药——心血管系统用药
用于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成人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25至<75ml/min/1.73m2,伴蛋白尿)。此外,据国外研究报道,非奈利酮还可降低慢性肾病伴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终末期肾病、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
使用药物之前,需测量血清钾的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如果血清钾>5mmol/L,请勿开始治疗。
推荐起始剂量
1.eGFR(ml/min/1.73m2)≥60时,20mg,每日一次。
2.25≤eGFR(ml/min/1.73m2)<60时,10mg,每日一次。
3.eGFR(ml/min/1.73m2)<25时,不推荐开始使用本品治疗。
监测和剂量调整
建议起始治疗或增加剂量后2周复查血钾,之后血钾监测频率为1次/月,直至治疗方案及血钾稳定后可改为每1~3个月1次。患者首次出现血钾异常后,应增加血钾监测频率(至少1次/月),直到诱发因素评估明确并已纠正(剂量调方案整见下表)。
药物漏服
在发现漏服药物之后,尽快服用,但仅在漏服当天服用。否则患者应该跳过该剂量,并按照处方继续服用下一剂量。
对于无法吞咽整片片剂的患者,可在用药前将非奈利酮片压碎并与水或软食(例如苹果酱)混合后马上口服。
葡萄柚或葡萄柚汁可能会通过抑制肝脏CYP3A4酶而使非奈利酮的血浆浓度升高,因此在非奈利酮治疗期间不应食用葡萄柚或饮用葡萄柚汁。
非奈利酮的辅料中含有乳糖,患有罕见的遗传性半乳糖不耐受、乳糖酶缺乏症或者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的患者不应使用本品。
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是盐皮质受体拮抗药临床应用中最常见不良反应之一,非奈利酮对盐皮质受体的选择性更高、半衰期更换、且代谢产物无活性,理论上高钾血症的发生率也较低。但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密切监测血钾浓度,限制摄入富含钾离子的食物、避免使用钾补充剂和含钾高的中药制剂等。
肾功能的影响:非奈利酮可能会引起短暂的肌酐升高或/和eGFR水平的下降。大多数发生在治疗后的2-4周,肌酐增高幅度大多<30%,个别极为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急性肾损伤。建议在起始治疗前应评估肾功能,在治疗后2周应复查血清肌酐和/或eGFR水平,随后1次/月复查,至治疗方案及肾功能稳定后可改为每 3 个月1次。整个治疗过程中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禁用。
与肝药酶CYP3A4强效抑制剂(如伊曲康唑、酮康唑和利托那韦等)禁止联用。
对非奈利酮活性成分或辅料中任何其他成分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本品。
妊娠期妇女:
本品用于妊娠妇女的经验非常有限,考虑非奈利酮可通过胎盘,只有在对母亲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潜在危害时,才能使用本品。
哺乳期妇女:
没有关于人乳中非奈利酮或其他代谢物的具体含量以及药物对母乳喂养婴儿的影响或对产奶量影响的数据,考虑到非奈利酮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2%,因此该药在母乳中的含量可能很低,但是,由于接触非奈利酮对母乳喂养的婴儿有潜在的风险,因此建议在治疗期间和结束后的第一天避免母乳喂养。
密闭,不超过30℃保存,请将药品置于儿童接触及不到的地方。
审稿专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夏飞
作者: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药学部 彭颖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