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好评双丰收,广电总局再推精品力作

2022-05-23     影视前哨

原标题:口碑好评双丰收,广电总局再推精品力作

文 | 李怡霖

5月2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公布2021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评审结果的通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文艺工作和互联网工作的重要论述要求,发挥优秀网络视听作品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视听生活新期待,汇聚起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2021年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评审工作。最终有10部特别节目,9部网络剧(含微短剧),7部网络电影,35部网络纪录片,4部网络动画片,10部网络综艺节目,2部网络音频节目,2部网络直播节目,16部短视频和1部网络公益广告入选2021年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优秀作品目录。

开掘精品,

助力重大题材的全新阐释

随着网络视听的话语创新,主流价值与青春活力不断取得共鸣。国家广电总局因势利导,充分开掘网络视听助力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佳作优化传播的重要作用,鼓励作品以多元视角刻画祖国发展的难忘瞬间,用珍贵影像铭刻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为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带来全新契机。

网络电影《浴血无名川》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项目,该片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作战,取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故事。乡村振兴题材网络剧《在希望的田野上》聚焦国家重大节点,通过小切口的大开挖,以原生态的美学品格融入鲜活的现实土壤。

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背景下,涌现出一批导向正确、质量过硬、形式鲜活的党史题材网络视听作品。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采取短小精悍的形式,通过讲述100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党史故事,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为青少年观众提供宝贵的精神食粮。

创新创优,

引领文化自信的多元表达

立足传统文化,面向当代审美诉求的文化类节目纷纷上榜,这些节目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在弘扬时代精神、跨屏融合发展等方面不断开疆拓土。“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火爆全网,节目在展示传统节日习俗的同时,为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缤纷的文化面貌注入活力。网络综艺节目《指尖上的非遗》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为核心,选取代表性非遗项目,吸引受众了解非遗并爱上非遗。网络剧《风起洛阳》则是抓住年轻人喜爱的悬疑元素,让观众在环环相扣的剧情和真实壮观的场景中感受东方美学意蕴。

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新技术的赋能下,用精美的视觉体验、沉浸的影像观感、深化的价值内核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不断塑造观众的艺术人生。

响应观众,

聚焦平凡生活的不凡梦想

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推优的精品力作并非曲高和寡,而是深获观众赞誉和业界认可的好作品。众多作品通过对现实题材的充分打磨,以平凡朴素之美深刻凝聚人性的温良恭俭让,关注平凡生活中的不凡梦想。

网络纪录片《小小少年》用猪肉店的跳舞女孩点亮梦想的微光,《袁隆平的世界》和《袁爷爷,我们来收谷子啦!》两部作品关注袁老与他的“禾下乘凉梦”,在观众的心中播下一颗想念与致敬的种子。从具有国际视野的《柴米油盐之上》《勇敢者的征程》,到聚焦传统文化的《敦煌:生而传奇》《国宝皆可潮》,再到人文类纪录片《棒!少年》《小小少年》,我们看到网络视听节目坚定文化自信,逐渐成为用情用力用心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面。

艺术创作扎根泥土,以时代为笔绘下人生的最美芳华,国家广电总局不断推出精品,鼓励求新求变的艺术之灵、满腔热情的创作之魂在视听艺术的舞台上焕发生机,鼓励广大创作者真情倾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生动讴歌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0df32fbcaacfb2cb68daaf0da0e0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