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也有《圣教序》?虽与王羲之无关,却备受唐高宗、武则天推崇

2023-08-25   书法网

原标题:河南也有《圣教序》?虽与王羲之无关,却备受唐高宗、武则天推崇

河南也有《圣教序》?虽与王羲之无关,却备受唐高宗、武则天推崇

熟悉书法的朋友都听说过“圣教序”三个字,最经典的是《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这件作品是行书必学字帖;其次就是褚遂良的楷书《雁塔圣教序》,也是一部经典。那么,《圣教序》是什么,为何在唐代如此受推崇呢?这还要从“西天取经”讲起。

大唐贞观三年(629年),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离开长安,经由丝绸之路前往天竺取经,历经十六年,于贞观十九年(645年)返回。在长安,玄奘开坛讲法、翻译经文,累计译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太宗李世民亲自为其中《瑜伽师地论》写下序文,即《大唐太宗文皇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

到了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高宗李治为纪念母亲长孙皇后,兴建大慈恩寺并请玄奘主持奠基仪式,李治又写下《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简称《述圣记》。649年,该寺建成,褚遂良奉敕书写《圣教序》和《述圣记》,经刻工摹刻上石后,置于雁塔底层入口两侧。

说到这里,大家会有疑问,不论是最早的《雁塔圣教序》,还是后来的《怀仁圣教序》,都发生在陕西西安,与河南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提另外一件与王羲之没什么关系,却又备受李治和武则天推崇的作品,它就是书法家王行满写于显庆二年(657年)的《招提寺圣教序》,位于河南偃师。

玄奘法师的家乡便是河南偃师,也是在此地出家,因此此碑镌立,主要是为表彰玄奘功业。书者王行满,知道他的人很少,但却是一位高手,清代收藏家毕沅称赞他“用笔端方绵密,绰有姿致,不在遂良之下”。

王行满以楷书见长,《招提寺圣教序》也是以正楷书丹。王行满取法于智永、欧阳询、虞世南等人,并受好友褚遂良影响。细观此碑,风格与“虞楷”相似,起笔逆锋而入,行笔轻盈圆活,以横画为例,秀润含蓄,首尾回锋,不露锋芒。结字宽松舒展,捺画还保留隶书痕迹。

与虞欧二人相比,王行满的楷书有虞之蕴藉、欧之严谨,用笔和结构上,方圆变化明显,不像欧阳询善用方折;另一方面,从横折、走之、提勾等笔画的处理,以及欹侧取势上,又比虞世南更加险绝。他将刚健与秀润合于一体,水平不输“初唐四家”。

除了这件《圣教序》,王行满传世作品还有《韩仲良碑》《周护碑》两件,风格方圆兼备、刚柔并济,这种风格还影响到了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人。大家平时临摹唐楷,除了选择那些知名度高的人,也不可错过像王行满、敬客、苏灵芝等,要做到兼采众家之长,化为己用。

大家对王行满书法有何评价,欢迎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