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院士获“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2024-06-25   澎湃新闻

据央视新闻消息,6月25日,第十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健获得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他是我国控制论、系统工程与航空航天技术专家,曾主持中国第一代地空导弹和反导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组织和领导了中国首颗通讯卫星飞行控制全过程等。

光华工程科技奖是工程科技界的一项重要奖项,被誉为“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 旨在奖励我国在工程科技及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和重要贡献的工程师、科学家,1996年,该奖项首届颁发,迄今已评选15届,已有机械、运载、信息、电子、化工、医药、卫生、工程管理等不同工程学科的383位科学家及1个团体获奖。

人民网简历显示,宋健,1931年12月生,山东荣成人,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5月参加工作,苏联莫斯科包曼工学院研究生毕业,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宋健曾长期在原七机部工作,曾任七机部二院副院长。1981年至1984年任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七机部总工程师,七机部副部长,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4年至1986年任国家科委主任、党组书记。1986年至1993年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党组书记。1993年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宋健于1992年1月当选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4月,被聘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团成员。1994年11月,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1998年6月至2002年任中国工程院院长。2000年2月,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欧亚科学院院士。后任中日友协会长。

宋健于1985年发起了“星火计划”,1988年主持制定了“火炬计划”。曾领导和主持了中国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在工程控制论和人口控制论方面有杰出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际数学建模学会最高奖──艾伯特·爱因斯坦奖,何梁何利基金1998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为表彰宋健在控制理论研究领域的成就以及为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1021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宋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