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缘是梦里见到你
北宋奉行“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所以北宋朝堂之上大半是饱学之士,名相辈出。今天Jason给大家分享的是北宋后期的一位新党宰相,他在宋哲宗一朝官拜宰相,后来制造“乌台诗案”将著名大家苏轼贬谪到当时蛮夷的惠州一带。宋哲宗病逝后没有子嗣,向太后迎立哲宗弟弟,神宗之子——端王赵佶即位;但是遭到了他的大力反对,但是当时太后权势太大,赵佶最后还是登基为帝,是为宋徽宗。然而宋徽宗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他罢免,解职回乡。
他,字子厚,公元1035年出生于福建蒲城。出生世家贵族,长相俊美,恃才傲物。年轻时候,喜好结交文人墨客,一起吟诗作赋,就在他游学的过程中,他认识了当时名动京城的大才子——苏轼。两人相见恨晚,都被对方的才华所吸引,很快成为了好朋友,后来两人双双进士及第,进入仕途。
尽管两人都才华横溢,但苏轼老成持重,遇事全面;而他性情放荡,敢于尝试新事物。王安石是他的偶像,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他第一时间站在王安石阵营,而苏轼因为反对新法遭到新党人士排挤打压。因为政治观念不同,两人的矛盾愈演愈烈,公元1093年,他被拜为宰相,执时期严刑峻法、控制言论。排挤旧党人士,将他们流放边疆,这其中苏轼就因为“乌台诗案”而被他弹劾贬谪到惠州。
他在宰相位子上一待就是七八年,公元1100年,宋哲宗病逝,因为膝下无子,所以向太后决定立宋神宗的儿子,哲宗的弟弟——端王赵佶为皇帝。但是他认为端王举止轻佻,生性纵情,不适合做一国之君,于是在朝堂上他力劝太后收回立赵佶的旨意。但是向太后希望自己的儿子都能坐上皇位,所以不顾他的反对,将赵佶推上了皇位。后来“靖康之耻”的结局证明,他当时阻止赵佶即位的决定是正确的,可惜没能成为现实,以至于最后导致北宋覆灭。
之后,宋徽宗赵佶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罢免了他的宰相职位,紧接着就宣召贬谪惠州的苏轼回京。这时京城纷纷传闻苏轼要东山再起了,很有可能会官拜为宰相。解职在家的他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担心苏轼得势后秋后找他算账,于是他就写了一封致歉信,寄给正在赶回京城的苏轼。信中大意是说明他和苏轼是因为政见不同才导致了朝堂上的一些针锋相对,希望苏轼能够大人大量不要追究他当年的弹劾,最后还恭维预祝苏轼位列三公,荣邓宰相。
只是这个道歉来的太晚了,因为当时苏轼已经64岁高龄了,就在赶回京城的路上,苏轼因病去世。一代大文豪终究没能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抱负,含恨离世。后来听到苏轼死讯的他,也一病不起,没多久也离开了人世。那么,这位新党宰相究竟是谁呢?你猜的没错,他就是章惇!
图片来源| 网络
编辑| Jason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x_JAXUBeElxlkkaImt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