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档4个月的《少年的你》,其实还能更好

2019-10-28     杀姐电影

​一转眼,今年暑期档的撤档三剑客,已经上了两部。

相较于还原淞沪会战的《八佰》,同样从学生视角切入的《小小的愿望》和《少年的你》,明显更具可比性。

不过,同样回炉再造,在剪辑房里艰辛受刑,后者显然拥有更好的质地。

如果说《少年的你》在校园霸凌问题上,完成了突破性的表达,那《小小的愿望》只不过是一个笑话。

因为这部照抄韩版的性喜剧,甚至都谈不了性。

那同样是撤档调整,《少年的你》凭啥具备这么好的质地?




杀姐找到了三个关键词。

01

周冬雨的脸

《少年的你》绝对是杀姐今年看过,特写最多的一部电影。

全片下来几乎没有什么远景镜头,几乎就是一段近景戏,然后立马切换到周冬雨的脸上。




但你并不会感觉,这是部贩卖颜值的偶像片。

因为它的侧重点,是情绪。

说个最明显的例子。

在陈念被警察叫去问话后,去食堂排队的那场戏。




班上的“三人帮”突然跑过来,说要给她拍照。

陈念一开始不断回绝、故作镇定。

但在快门按下的那个瞬间,她忽然侧过脸去,紧闭双眼。

而这,刚好与胡小蝶被霸凌时的反应如出一辙。

所有人都能看出,陈念这时害怕了。

我知道,这会儿有人一定在想:

这有什么厉害的,体现人物紧张和恐惧的拍法太多了,可以弄几个肢体特写,具象一下内心活动,甚至直接用旁白念出来,也不是不行。

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陈念这个人物是坚强的,是有信念的,而且她在后来是会反击的。

因此,这个恐惧的念头只能一闪而过。




这里让陈念的表情,与胡小蝶形成互文,我认为才是最直观,也最高效的表现形式。

还有开头学生特写的快速剪辑。

陈念的情绪通过对比,一下子就展现出来了。





这也是我近年来,看过最抓人的片段之一。

你可以认为这样拍不高级,但在校园霸凌题材的范畴里,脸部特写确实能让观众快速走进角色,感受所有细微的情绪变化。

当然了,这也建立在《七月与安生》,周冬雨和曾国祥导演充分磨合的基础上。

02

尹昉的眼

杀姐没看过《蓝色骨头》。

在此之前,尹昉给我的印象,一直是个不太出众的功能性配角。

甚至可以说,他的角色大都是设定简单的工具人。




但曾国祥找到了尹昉的亮点:

眼睛。




影片中的郑易(尹昉 饰)是个小警察,但并不普通。

郑易正义谐音,这个角色也代表着全片唯一完全的正义。

面对被霸凌的陈念,郑易是正义的。

因为自始至终,他都竭尽全力的在拯救这个少女。

面对犯错的陈念,郑易也是正义的。

因为他知道,“走出去”会给陈念的人生,蒙上怎样的阴影。

郑易在影片中的对白很少,许多潜台词的呈现,靠的都是眼睛。

就像在得知胡小蝶的真正死因后,他对陈念的担心和同情;

就像在与陈念沟通时,那无能为力的落寞。




与此同时,郑易的眼睛也帮助剧情,完成了一种表意——

就算他发现了被霸凌的弱者,

看穿了霸凌者的兽性,

洞悉了陈念和小北的全部计划,

但这双眼睛,除了观察和精神上的体恤,其实什么都做不了。(请暂时抛开那违和的结局)

03

易烊千玺的泪

许多姐姐粉一开始都没认出,这个满脸血渍的小混混就是易烊千玺。




刘北山(易烊千玺 饰)这个人物的质地,是非常实的。

他油头垢面、一身伤疤,即使人设男友力爆棚,但把陌生的女孩领回家,还是压抑不住躁动的荷尔蒙。




整部电影下来,刘北山一共哭过三次。

一次是陈念问他疼不疼,

一次是他帮陈念剃寸头,

一次是两人在监狱相见。




这个小混混的眼泪,代表着两人关系的转变和递进。

同时也标志着,反抗校园霸凌的行为从开始到极端,最后走向失败。

杀姐相信,《少年的你》本可以更绝望。

高考时的陈念,受到了案件的影响,最终发挥失常。

即使在警局控诉了所有人,也完成不了保护世界的梦想。

最终做出重大牺牲的刘北山,其实没能拯救她。

因为高考和校园霸凌的双重困境,是无法克服的。

只有陈念的死,才能让这部电影,迸发出真正的力量。




整个惨案背后的元凶,到底是校方、家庭还是法制。

我想以这部电影主创的实力,绝对可以点得到。

或许是4个月的调整,阻拦了这一切。

让一场竭尽全力的控诉,变成了歌功颂德的赞歌。




《少年的你》所有技法上的亮点,也就在这一刻泄了力。

它原本可以更好的。

不是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xC1Em4BMH2_cNUgXgu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