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2020年必将终生难忘。面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第二医院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驰援一线,一张张请战书是医者无悔的誓言。本期推送,让我们一同回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属于山东大学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那些感人至深的镜头!
3月21日,山东大学支援湖北黄冈的14名医疗队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归来。在医疗队离开当天,黄冈市民夹道相送,道别声、欢呼声、锣鼓声此起彼伏,鞠躬、拥抱,挥手、泪目,医疗队员们含着泪水与大家依依惜别。朝着车队远去的方向,有一位黄冈阿姨一直站在路旁不停地鞠躬说道:"谢谢!谢谢……你们救过我的命!"。一声声"谢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喊出了湖北人民的感谢;一句句"感谢山东,黄冈加油",也喊出了山东医疗队员的不舍。
出征时,他们宣誓"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如今,他们不负誓言,凯旋归来。
幸得有你,山河无恙。向逆行的勇士致敬,欢迎回家!
时间回到2月9日,那是春节结束的第二天,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护人员的请战书如雪片般堆满了医院领导和机关案头。在上千份的请战书中,有一位"老将"尤其引人注目,他就是山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承恩教授。马承恩是山大二院重症医学专业的创始人和学科带头人,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担任科主任17年,医术高超、经验丰富。他曾担任中国援助非洲医疗队队长,参加过2008年汶川地震重伤员的救治工作,创造了"零死亡、零截肢、零感染、零并发症"的纪录,是最理想的队长人选。然而,58岁的马承恩教授身体并不好,这让医院领导有些担心,但马主任态度非常坚决,并且在请战书中写到:"我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老医务工作者,武汉人民需要我们,党员就应该坚定果敢的站出来,帮助他们。"随后,他在行李箱中带足了降压、降糖、冠心病等药物,毅然率队出发!2020年2月9日中午,医疗队集结完毕,马承恩作为队长带领大家集体宣誓:"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山大二院,不辱使命!"随后全队踏上抗疫征程。
3月22日,央视新闻联播《一线抗疫群英谱》栏目讲述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助湖北国家医疗队队长马承恩的抗疫故事,在采访马承恩教授时他说:"我们要坚守到最后一位患者出院。"
2020年元宵节的前一天,湖北武汉天河机场上演了"山川重逢"的感人一幕:特殊时期,略显空荡的机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四川华西医院医疗队在此相聚,互喊加油。次日,"山川重逢"的故事登上央视《主播说联播》节目,一夜间"东齐鲁、西华西"机场相遇的故事火遍祖国大江南北,感动了全国人民,令人敬佩。这次在武汉机场的会师并不是历史上两家医院的第一次跨越距离的合作,关于他们的故事,可以追溯到83年前……
"东齐鲁、西华西"的故事始于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8年抗战,蜀外烽火不息,川内救国不歇。齐鲁与华西携手同行,校长和教师同室办公,学生们同室上课,共享师资与课程,合用实验室与设备。在那段互相扶持和帮助的岁月里,两校师生共同救治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鼓舞军民士气,也在联合期间增设了诸多学科,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以济后世,令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不退反进,为中国医学发展播下了继往开来、生生不息的火种。
还记得医疗队员刚到湖北时的样子吗?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四批医疗队到达湖北后,因方言不通导致医患沟通不畅的问题逐渐凸显。在进驻武汉48小时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组织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和《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音频材料》。
"滋一哈"意思是擦试一下,"蛮扎实"意思是厉害,"掘一针"意思是打一针,"握心"意思是恶心……"自从学会了方言手册,每次上班都会时不时冒出来一两句'济南味儿'的武汉话,让患者也倍感亲切。"医疗队队员高帅说,临时学的武汉方言拉了他们和患者的距离,也让部分因患病而心情郁结的患者打开心扉,更好的配合治疗。
镜头拉回距今一月前,2月20日央视"战疫情"特别节目和2月21日央视新闻联播,再次播出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在武汉工作的专题报道。
从2月9日开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两个重症病区,共80张床位。这里的患者六成都是老年人,除了对症治疗,护理工作更加重要。而守护他们的,正是一批80、90后的年轻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护士们人人精神状态饱满,为患者带来正能量的东西。因为患者的氧气管不够长,感到不舒服,齐鲁医疗队的护士宋飞决定改造一下氧气管。他说:"我要在有限的情况下,发挥创造性把问题解决。"照顾高龄危重患者,护士们格外小心,每隔20分钟就要挨个查看一次,及时了解老人们的情况和需求。虽然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大家并没有被阴霾所笼罩,医院里也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一线的战火熊熊燃烧,后方最强大的支援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3月9日,淅淅沥沥的小雨洒落泉城,学生还没开学,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空旷而安静。而电气工程学院教学5号楼3楼实验室里的灯还亮着,山东省磁悬浮轴承(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淑琴教授和她的同事正在实验室里忙碌着。摆在她们面前的是一台机械设备,这台设备是由拥有电气工程、控制工程、机械工程、流体工程、急诊医学、心外科、重症医学等专业背景组成的16人团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自主研发出来的ECMO样机成果。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ECMO这个词就高频率出现。刘淑琴教授表示,ECMO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本次疫情重症患者唯一有效的医疗设备。刘淑琴教授团队研发的ECMO样机,已经申请发明专利3项,授权2项,实质审查中1项。各项性能均到达国际先进水平,且泵头可与进口设备兼容,从性能上完全可以替代进口设备,成本和耗材将会更低。刘淑琴教授说:"如果我们ECMO设备能够自主生产,我国将实现从进口到自主生产的跨越发现,为世界各地急需的人群提供我们中国人自己的ECMO,能够更好的展现强国的风采与担当!"
除刘淑琴教授的ECMO设备外,山东大学还有多项科研成果助力抗"疫":山东大学王传新教授助推新冠病毒快速高效检测手段研发,最快3分钟出结果;药学院刘新泳教授团队在抗新冠肺炎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完成硝唑尼特的原料和制剂工艺研究、完成法匹拉韦的产业化研究、建立基于靶标的虚拟筛选平台、开展体外抗病毒药物的高通量筛选与评价;山大团队发现冠状病毒感染诱导其受体ACE2上调,该研究首次提出2019-nCoV可能通过诱导其受体ACE2的表达来增强其感染和传播能力,这对了解2019-nCoV成功感染宿主细胞的机制具有启发意义,为防治2019-nCoV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山大团队研发"虚拟现实放松减压训练系统"助力疫情防控……
在一线与患者朝夕相处多日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的很多队员越来越理解"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的含义了。为解决病人营养均衡问题,侯新国教授除了精心治疗外,还特地把医疗队的食品料理机拿到了病房,一日三次为病人制作营养餐;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有一位37岁怀孕患者,入院前后的情况非常糟糕,这让她的主治医师许霞非常揪心。在精心治疗的同时,许霞把自己的"暖宝宝"给她取暖,把自己省下的水果、营养品拿来给她补充营养……经过14天的治疗,患者在2月22日痊愈出院;"每每回忆那些感人的瞬间,总会记得患者出院时灿烂的笑容,记得腼腆的大男孩搓着衣角说'凌晨4点看到你们还在忙碌,你们太辛苦了',记得退伍军人出院时标准的军礼,记得80后美女出院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山东的帮助'的感人话语……这一幕幕难忘的画面,也带给了我们更多的信心!"齐鲁医院医疗队队员张静静说。
3月12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白衣执甲战瘟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湖北一线抗疫记》,点赞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冲锋在前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护人员。
如今方舱医院关闭,湖北多地新增确诊病例清零,山东大学派出的齐鲁医院和第二医院光荣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一批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也已相继凯旋。从"你好,加油"到"感谢,再见",这之中蕴藏着无数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有一些被大众所熟知,还有一些,或许只有苍穹见证了它的动人。
百年山大,在疫情中倾情贡献齐鲁智慧和力量,生动诠释着自身的使命和担当,同时也展现出了山东大学深厚的医学积淀。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山东大学医学学科源远流长。医学的历史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创办于1864年的登州文会馆,随后经历了共合医道学堂、齐鲁大学医学院、山东医学院、山东医科大学的变迁,最后成为如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包括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医学、药学院、护理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等7个学院,另有齐鲁医院、第二医院等4所直属附属医院和19所非隶属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西医教育的源头之一,百余年来,"齐鲁医学"的精神根植于齐鲁大地这片文化沃土,积淀形成了"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人文气质和精神品格,这里曾经汇聚过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如周廷冲院士、黄翠芬院士、江清教授、侯宝璋教授等;也先后走出一大批杰出学子,如冯兰洲学部委员(院士)、洪涛院士、张运院士等。一代代齐鲁人在广袤的山东大地上凝聚智慧,"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在这里薪火相传。
三月,春天如约而至,万物复苏,百草回芽,中华大地否极泰来,除了春日惯有的盈盈花香和唧唧鸟语外,白色,成为这个胜利之春特有的最美颜色。
欢迎关注“山东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第一时间获取关于山大的最新资讯!
素材来源:山东大学官微、山东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官微、山东大学官网、山东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