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航运大动脉受阻,通胀再起?

2023-12-18     道君说财

原标题:两大航运大动脉受阻,通胀再起?

两大航运大动脉受阻,通胀再起?

多起袭击事件后,红海航运风险加剧,航运“大动脉”苏伊士运河面临关闭风险,国际航运业迎来巨大挑战,全球供应链或受影响。

据新华社12月17日报道,近日,由于多艘船只行至红海水域时遭到也门胡塞武装袭击,四家国际航运企业陆续宣布暂停在红海航行。航运巨头之所以同时作出上述决定,与红海地区海上安全局势紧张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另一条重要航线巴拿马运河,在近月也因为干旱导致了通航量被迫大幅下降。

两大重要运河都突然“遭难”,在正值西方圣诞节来临之际,不仅对西方的经贸造成冲击,甚至全球供应链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2021年3月发生的“苏伊士运河堵船事件”,在后续一系列因素的联合催化下,最终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通胀危机的“蝴蝶效应”。

这一次两大航运咽喉受阻,会不会引发的新的全球供应链危机,也值得关注。

胡塞武装多次袭击红海船只

也门胡塞武装15日发表声明称,该组织向开往以色列的“阿拉尼娅”号集装箱船和“帕拉蒂尤姆3”号集装箱船发射了导弹。声明说,胡塞武装将继续阻止所有前往以色列的船只,直到加沙地带的人民所需物资运抵。

按美国中央司令部说法,胡塞武装在袭击中发射了两枚弹道导弹,其中一枚在曼德海峡击中了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帕拉蒂尤姆3”号集装箱船。“阿拉尼娅”号15日在红海南部向北行驶,胡塞武装威胁要袭击该船,要求其掉头向南航行。在当天另一起袭击中,胡塞武装一架无人机在红海南部的曼德海峡击中了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船只“杰斯拉”号。

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又通过曼德海峡连接亚丁湾,以此连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也是世界最繁忙的航路之一。公开数据显示,全球12%的贸易运输都要经过红海区域。

据界面新闻12月17日援引航运媒体《信德海事》报道,马士基和赫伯罗特宣布上述停航决定后,原本要通过这些路线的船舶需要重新制定航线。《信德海事》的报道显示,目前已经有多艘船舶在抵达曼德海峡之前紧急掉头,如果船舶改道绕行至非洲好望角,长距离航行将大幅压缩市场运力,航运天数将会增加,运输成本也会急剧上升。

业内担心,如果该区域的局势进一步恶化,船舶绕行或停航对全球供应链将产生极大影响。月初,集装箱市场的一家分析机构Linerlytica发布报告称,红海船只遭遇袭击的概率加大,可能会导致30%的集装箱船队需要改道。

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胡塞武装使用导弹和无人机多次袭击红海水域目标。美国中央司令部称,“胡塞武装的行动给国际海运造成巨大风险”。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红海及其周边海域的紧张局势加剧,国际海运持续受到干扰,国际供应链将难以避免遭受冲击。分析认为,胡塞武装针对国际海运的袭击将提高货物运输安全成本,从而抬高商品价格。

除袭击海上目标外,也门胡塞武装也在不断对以色列境内发动远程打击。巴勒斯坦圣城大学教授艾哈迈德·拉菲克·阿瓦德指出,也门、黎巴嫩和伊拉克的武装组织正在越来越深地介入这场冲突。“胡塞武装对红海商船的袭击引发美国等西方国家担忧,以色列有意与相关国家联手在红海巡航,这些都增加了冲突外溢的风险。”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最危险的情况是爆发一场地区全面战争,把该地区国家和美国都卷入其中。

巴拿马运河还在堵船

与此同时,另一个航运要道——全球航运“大动脉”巴拿马运河,由于干旱导致的通航困境仍在持续,很多船舶只能选择绕行。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局(ACP)发布的数据,11月运河通行船舶数量783艘次,比10月下降了22%,预计12月和2024年1月预计通航量还将进一步减少。

为了优先通过巴拿马运河,甚至有公司以近400万美元的价格竞得优先过境巴拿马运河的权利。按照巴拿马运河的收费标准,该公司还需支付数十万美元的常规运输费。

面对红海航运和巴拿马运河当下不容乐观的情况,业内担心全球航运会出现较大变化。这可能会导致投入市场的运力被压缩、航运成本大幅增加,全球航运业或陷入混乱,供应链稳定性大打折扣。

圣诞节来临运输进入旺季,加上近期船公司通过多种途径增加运费,当下航运市场的运价已经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上海航运交易所12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当下欧美航线市场运价均上涨,带动综合指数上涨。12月1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093.52点,较上期上涨5.9%,其中欧洲航线和北美航线涨幅最大。

挪威分析机构Xeneta的分析师则预计,根据苏伊士运河航线中断的规模和持续时间,海运运费上涨幅度可能高达100%。

文章来源:综合自新华社、界面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fccab57e70e3516f73d4757aceb2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