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糖尿病眼底病变 青岛眼科医院专家提醒需了解风险定期筛查

2023-11-14   信网

原标题:关注糖尿病眼底病变 青岛眼科医院专家提醒需了解风险定期筛查

陈楠工作照。(来源:青岛眼科医院)

信网11月14日讯(记者 陆彦蓉)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白内障、看东西模糊……这些常见的眼疾,追根溯源,很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2023年11月14日是第1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又称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随着糖尿病引起眼部疾病的人数逐步增多,如何控制和预防成为了不少患者关心的问题。在世界糖尿病日到来之际,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眼底病科陈楠主任医师,针对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疾病相关问题进行解答科普。

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糖尿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糖尿病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心、脑、肾、眼睛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及损伤。而糖尿病对于眼部的影响更是不可轻视,情况严重可引起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甚至是失明。

陈楠医生介绍,糖尿病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最为严重的则是眼底病变,最常见的就是视网膜病变,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视网膜病变出现的几率也会随着提高。在糖尿病新发的5年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为6%;糖尿病病程在15年至20年时,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将提高至50%以上;糖尿病病程在30年以上时,视网膜病变发病率最高可达60%以上。

陈楠工作照。(来源:青岛眼科医院)

采访中,陈楠医生提到,根据研究结果来看,每3个糖尿病病人里就会有1人出现眼底病变,在青岛眼科医院的北部院区日常门诊中,就经常会见到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患者,但患病人群的年龄正在逐步降低,“中国的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高发期是在50岁至60岁,而近年来就诊的许多患者年龄只有30岁左右,甚至有些患者已经在影响视功能或者失明的情况下,才选择到医院就诊。”不少年轻人,由于生活起居不科学,长期抽烟、饮酒,对于血糖值并不在意,又或者明知血糖高却不定时监测,这类情况都会引起慢性病变的发生,最终导致视功能损害。

正因为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造成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糖尿病病人定期进行眼底筛查是必不可少的。常见的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一旦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就应该开始定期眼底检查。针对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程度不同,检查的周期也有所不同,若开始检查没发现眼底病变,后期可以1至2年检查一次;若已经发现有轻度眼底病变,则需要3至6月检查一次;若发现时已经是增生病变较为严重时,就应每月定期检查。

除了前面提到的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还可能引起眼表问题,常见的疾病就是干眼症,由于糖尿病病人的泪液分泌以及眼表环境异常,所以会导致眼表角膜十分脆弱。“在某种轻微的损伤下糖尿病病人就会出现角膜病变。”同时,糖尿病还会引起眼肌麻痹,两只眼睛肌肉运动不平衡,导致患者看东西时失去立体视,在生活中将会影响正常行走。

“了解风险,了解应对”。青岛眼科医院陈楠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严重危害视功能的一种疾病,糖尿病病人应高度重视,科学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定期检查眼底,发现病变情况后及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视网膜病变是可防可控的,视功能也可以得到有效保存。

专家简介

陈楠工作照。(来源:青岛眼科医院)

陈楠,眼科学博士,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眼底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小儿视网膜学组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底病学组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玻璃体视网膜学组委员。从事眼科专业20余年,擅长玻璃体手术、治疗黄斑疾病、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堵塞等)、眼外伤、玻璃体混浊等治疗,在复杂眼外伤、眼前后节联合手术、手术并发症处理方面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同时擅长儿童眼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