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中文科生备受“歧视”呢?

2020-07-04     高三学霸君

原标题:为什么,高中文科生备受“歧视”呢?

先说说歧视这事是怎么发生的。

当一种现象在一个群体的发生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现象就会成为这个群体的一个标签。

这基本是所有歧视发生的根源。

01

先谈谈文科的选择

选文科的人有两类,一种是主动选择了文科,比如我这一类人。

还有一类人,是被动选择了文科,因为物理和数学实在学得太困难了。而这一部分人日后往往容易成为被歧视的文科群体中的主力选手。

我们上高中的时候,特别是高一末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一类人,真的挺努力的,课也刷了,题也做了,但是数理化就是考得惨不忍睹。但是有的人,就是特别轻松就能把数理化拿下来,听一遍课就能做题。

这个时候,老师们就会去找前者,把这一类人劝到文科班去。

02

再来谈谈高中文科老师们

文科这门学科,特别的与时俱进。尤其是历史和政治。

以政治为例,经济生活,其实是政治经济学初阶;政治生活,法理学初阶;哲学,唯物主义理论初阶。

绝大多数的高中政治老师们,我不是指人大硕士毕业的高中老师,我指的是中国普通师范高校毕业的广大政治老师,毕业数年后,所掌握的政治知识,大致也就是三门学科的初阶。

但是文科高考出题人不是这样的,出题人都是各高校的,人家的思路不会跟着高中那几本薄薄的教材走啊。人家是把高校水平的理论往教学大纲里面填,非常容易超纲。

以我当年上的那所高中为例,我们当年的政治老师,是一个中年妇女,很多高中经济学的题,一旦出难了,她根本就不懂。为什么不懂?政治经济学的中阶理论,加西方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她看完答案都得想半天,如果问她,她就会非常严肃的告诉你,这题超纲了,少做这种偏题怪题。

什么超纲啊?就是某年高考原题啊。稍稍超纲是文科高考的常态啊。

高中的文科老师们,也分两种人,一种是特别有才华的,真是是靠天分说话,一种是普通人,如果你跟着后者学文科,我只能告诉你,希望你天分够。

03

最后来谈谈文科本身

普通水平的文科知识,我就直接说了吧,真不是什么有含量的东西。也包括很多高校的人文学科老师们,你们非常清楚,为什么你们的经费是隔壁理科系的几十分之一,因为你工作的价值就那样。

而且大多数文科知识,很多人都会有种感觉,“我一看就懂。”这给了很多人批评文科的底气;是的,还有一堆人说莫言不配得诺奖呢。

怎么研究古汉语的,研究印度语的,研究少数民族文字,收到得非议就少很多呢?

因为懂的人,和自以为是懂的人,都少很多。

毕竟人们对未知的事物,会带点尊重。

最后,我也谈谈态度,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出人头地的也只是那么一小部分人,绝大多数人就是拿一份钱,混口饭吃。

你学理科,五十年后你老了,也未必不会买一堆假保健品;你学文科,即使你研究了一辈子文科,你写的诗,还是和你高中时代一样恶心。

这就是普通人!

所以,关于文科备受歧视这事,我个人,完全不在乎。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esJGnMBfGB4SiUwOM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