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徐志摩,大家并不陌生,他的才华横溢,他的英俊潇洒,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他的一首《再别康桥》令人对康桥心驰神往。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徐志摩的才华出众,无可非议。但感情生活却“跌宕起伏”,而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徐志摩的多情。
梁启超曾经问他:为什么不去控制自己的情感呢?
徐志摩低下头说:先生,我努力过,但做不到。
梁启超听罢,一声叹气,无奈之情溢于言表。他知道徐志摩说的是真话。
徐志摩是个多情才子,要说徐志摩的感情,还要从他的首任结发妻张幼仪说起。
徐志摩与张幼仪
徐志摩出身于浙江海宁的一个经商世家,从小过着优越的生活。张幼仪出身于官宦世家,家境同样优渥。
徐志摩和张幼仪
有一天,张幼仪四哥在杭州一中见到了徐志摩,被徐志摩的才情所折服,亲自牵线搭桥,把妹妹张幼仪许配给徐志摩。
徐志摩父亲十分欢喜,对这门亲事赞同不已。徐志摩的态度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有什么好说的的呢。”
徐志摩第一次见到张幼仪照片时,满脸嫌弃的说到:“乡下土包子”可见徐志摩并不钟意这段姻缘。
张幼仪15岁嫁进徐家,做起了徐少奶奶,18岁时即生下一子。此时徐志摩在国外留学。
1920年,张幼仪乘坐轮船从上海启程前往英国伦敦寻找徐志摩。但徐志摩此时已遇到了林徽因,对张幼仪无任何感情。
纵使张幼仪此时已身怀六甲,但徐志摩不顾,坚决的要求其堕胎并离婚,张幼仪当然不肯,徐志摩终究不负责任,不辞而别。
张幼仪有的朋友当时就认为张幼仪和徐志摩恐怕合不来,因为张幼仪是中国旧家庭里的少奶奶,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角色,而徐志摩不像胡适鲁迅的中国文人,有着旧时代中国文人深刻的烙印。徐志摩更像是法国人,浪漫多情,似闲云野鹤般不受世俗拘束。所以当他遇到一见钟情的林徽因时,毫不犹豫的抛弃了已怀有身孕的结发妻张幼仪。
徐志摩和林徽因
1920年10月,在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的伦敦住所里,徐志摩第一次见到了林徽因。
徐志摩对林徽因一见钟情,随后,按捺不住内心情感的徐志摩写了一封长长的示爱情书。
徐志摩整日陷入对林徽因的思念中,根本无心学习。
徐志摩和林徽因
但此时林徽因,其实已许配给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林徽因1918年就认识了梁思成。1920年随父亲林长民一起到伦敦生活,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鼓励未婚夫梁思成学习建筑。
察觉出徐志摩心意的林长民,在林徽因中学毕业后,即一起回国,远离了徐志摩。但徐志摩对林徽因念念不忘,痴心不改。
造化弄人,当徐志摩怀着满腔的思念回国去见林徽因时,却听到林徽因与梁思成已经订婚的消息。
在这之后,林徽因和徐志摩一块接待过文学泰斗泰戈尔,一块演出过舞台话剧,曾经被媒体描写为“金童玉女”,但这一切都不能使两个人走在一起。
可以说,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情感一开始就注定是个错误。
徐志摩慢慢的找到了自己的下一任情感寄托—陆小曼
徐志摩和陆小曼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相恋要从陆小曼的第一任老公王赓说起。
王赓是个工作狂,一周中六天忙于工作和读书,只有周日才有空闲,这无法满足陆小曼的期望。因为婚前陆小曼已经经常被人簇拥和关注着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本无法忍受这种清淡无奇的生活。
徐志摩和陆小曼
王赓为了满足陆小曼的需求,于是请朋友徐志摩陪陆小曼参与各种活动,一来二往,导致双方产生恋情。
陆小曼与徐志摩相恋之后,陆小曼向王赓提出离婚要求,并瞒着徐志摩及王赓,独自到一诊所堕胎,也因此终生失去生育能力。
事已至此,王赓答应了陆小曼的要求,与其离婚。
1926年10月3日,陆小曼与徐志摩在北京北海公园结婚。婚礼上,证婚人梁启超发表了令人大惊失色的训词: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至离婚再聚…你们两个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据说,这次的训斥,事先征求过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同意。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姻一直维持到徐志摩因飞机失事去世。
下面来看林徽因当初为何对徐志摩的求爱无动于衷,我们女孩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处理情感的方法。
林徽因到底对徐志摩有没有动情?
根据资料来看,确实是有的。徐志摩因飞机失事去世后,林徽因带回飞机的一片残骸,陪伴她度过了一生。可见林徽因骨子里对徐志摩充满了情意。
但最后林徽因却选择嫁给了梁思成,这是理性战胜感性的结果,这同样是明智之举。女孩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应该学习林徽因的理性精神,对待情感要理性选择。
1.不要选择插足别人婚姻的情感
林徽因之所以不选择徐志摩,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徐志摩已经结婚,而且有了孩子。林徽因不想涉足徐志摩的婚姻生活。
对于我们现代女孩也一样,不能因为一时的情感冲动,破坏他人的婚姻,这样的行为通常没有好结果,而且会使自己遭受舆论的极大非议,心理会承受极大的压力。
2.要选择踏实有依靠的情感
很多女孩会在意男孩的颜值和家境,这无可厚非。但更应该注重一个男孩的秉性和品德,这样的男人才会有依靠感。对于天性放浪,无所顾忌的男性要懂得远离。
徐志摩天性浪漫,才华出众,但却处处多情。对待情感更是毫不负责,从张幼仪的无情被抛弃可见一斑,而梁思成踏实严谨,认真求学,对待感情也是从一而终。所以林徽因的选择是明智的。
3.“不该有”的情感面前要当断则断
林徽因与徐志摩相识于伦敦,在伦敦的一段岁月中,他们俩共渡了一段美好时光。林徽因爱慕徐志摩的才情,两个人可谓是情投意合。但当林徽因得知徐志摩已结婚时,主动疏远了与他的关系,当自己中学毕业后,与父亲在徐志摩不知情的情况下,返回国内,和梁思成走在了一起。
女孩应该学习林徽因的精神。当意识到情感给错了对象时,要立马止损,当断则断。
在爱情面前,每个人都有可能失去理智,进而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为,因为爱情会使人盲目,遮蔽人们的双眼。
但我们要记得,冲动的情感会使人付出代价,看看徐志摩。理性的情感会使人生活美满,看看林徽因。
番外篇
徐志摩的悲剧
徐志摩的一生浪漫洒脱,胡适曾这样评价徐志摩:“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其中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汇合在一个人生命中,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徐志摩
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因为自己的多情,不顾亲友反对,毅然决然地与张幼仪离婚,导致被父亲赶出家门。
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痴迷着林徽因,但却永远得不到丝毫的正面回复。
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为了满足陆小曼的挥霍无度不得不碾转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讲学授课赚取费用以补贴家用。
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为了支持心中的知己林徽因的讲座,冒着大雾天气搭乘飞机赶往北平,谁料却从此离开了这个美好世间。
徐志摩的多情造就了他的才情,但也许冥冥之中也导致了他的悲情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