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爱看一些壮壮的女人|WEEKLY

2023-06-26   简单心理

原标题:豆瓣9.6,爱看一些壮壮的女人|WEEKLY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Promise 音乐: sapientdream - Promise

Hi,欢迎来到我为人民读文献栏目~

在本期“简单心理 WEEKLY”,你可以看到:

一部 9.6 分的女性综艺能带来什么

算命会让男性冒更大的财务风险

慢性压力,可能导致频繁搬家

为啥我们会被恶心的东西取悦

01

豆瓣 9.6,一部女性综艺能带来什么?

最近网飞出了一部女性真人秀 《海妖的呼唤》2 万多人打出 9.6 的高分。

24 名女性警官、消防员、保镖、运动员和特技演员,按照职业分组在无人岛上为生存而战斗。

豆瓣海外口碑综艺榜第一名

选题策划极具性别意识,但节目在呈现过程中,却没有任何价值观说教。

你可以看到女性多种真实的面貌,在游戏中尽数展现。 她们可以是狡猾的、好胜的、有谋略的、柔软的、团结的、凶猛的、强壮的……一切呈现都将传统性别刻板框架击碎。

网友的高赞评论说道:

这是我第一次在生存节目里,看不到任何一位女性的年龄、婚育情况、择偶标准,或是家庭对她们的看法。

研究显示, 在大众媒体呈现女性的多样性(尤其是非传统的那一面),至少存在 2 大好处。

1. 增加身材包容度,减少歧视

一项发表于《Health & Medicine》的研究显示:仅仅是暴露于“身体多样性”的图像,就可以减少了人们的体重偏见,增加对身材的包容度(Stewart,2021)。

2. 促使更多女性在职业选择中进入“由男性主导的行业”

榜样的力量有多大?一项发表于《Front. Psychol.》的研究,评估了女性榜样如何影响 304 名女孩对进入 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偏好。

结果发现, “看见即可能”。在 STEM 领域的女性榜样,显著增加了女孩对 STEM 选择的成功期望,也增加了她们对数学的享受和重视(González-Pérez,2020)。

篇幅限制,不多剧透啦。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 B 站看! (顺带关注一波简单心理的 B 站账号@简单心理编辑部 )

02

“算命”会让男性冒更大的财务风险

年轻人都流行去雍和宫算命,求职、高考、恋爱、发财,没啥不能算的。

最近,伊拉斯姆斯大学发表在《PLOS ONE》的一项研究发现, 如果算命的结果很积极,可能会增加你承担的财务风险。

而且,这个结论唯独适用于男性,女性不受影响(甚至可能出现减少)。

在这项实验中,Tan 等人告知参与者有一个 app 可以根据你的个人信息来预测未来财富。算命后,参与者将随机到三种结果:

积极:本 app 预测您将在金融领域拥有很多运气,并有足够的钱来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消极本 app 预测您 在金融领域不会有太多运气,且过上高质量生活的可能性很小;

中性是一个可靠、有魅力和有趣的人。有时深思熟虑,有时优柔寡断。在未来,这些品质将继续影响 的生活。

随后,参与者完成干扰任务,并完成关于财务风险承担的情境判断测试例如:如果意外收到 20000 元,您会怎么 投资a.将其存入银行账户 b.将其投资于安全的高质量债券 c.将其投资于股票。

结果发现,算命结果对参与者的财务风险承担能力有显著影响。算命结果积极时,将增强男性的财务冒险反应——前提是,他们很乐意相信算命结果。

03

慢性压力,可能导致频繁搬家

在我们的日常中,遇到升学、换工作这种事,搬家总是必不可免,有时我们会感觉好像每次搬家前后自己的压力都变大了。

最近,奥克兰大学发表在《Urban Science》的研究发现, 压力也会导致更频繁地搬家。

Cheung 等人利用社会调整评级量表(SRRS)以及新西兰政府综合数据基础设施(IDI)中的微观个人数据集来进行数据分析与实证追踪。 分析发现:

稳定的居住环境还是挺重要的。 搬家频率升高,增加了个人压力水平;

慢性压力会导致更频繁地搬家。 比如你工作中有长期 压力,亲密关系不具有很高支持性;

急性高压力的个人也 倾向于搬家。比如邻居噪音大,房东突然大幅涨租,你的居住环境不安全等等,但这种搬家多是一次性的,等 急性压力压力源消失就好了。

纵轴为平均压力水平(按 5 年内的搬家频率计算),蓝线为搬家 1 次,橘线为搬家 2 次,灰线为搬家 3 次,可以看出:搬家次数越多,平均压力水平越高

所以,搬家也可能是情绪压力的反应。如果你总(想)搬家,可以认真考虑下,“这段时间是不是压力太大了”?

04

为什么我们会被恶心的东西取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各种挤痘痘、掏耳朵、洗牙的“解压视频”在各大平台爆火。许多人都从一开始的“”“eww”到后来的“可恶,我怎么又点进来了”……恶心”的东西,到底为什么具备引力?

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表明, 恶心本身具备“诱惑力让人生理恶心的刺激物,其实更能吸引和维持人们的注意力。

例如, 佛罗里达大学发表在《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的一项研究发现,观众在观看 核心厌恶诱发内容(呕吐物、粪便)时,比 社会道德厌恶诱发内容(虐待儿童、种族主义)时 肤电水平出现 更快、更大的反应,中枢唤醒程度更高。也就是说, 生理性厌恶天然更能吸引注意力。

但心理学家 Nina Strohminger 认为,“ 任何负面的感觉都有可能是令人愉快的,尤其是当它诱发了 生理唤醒,但实质上伤害不到你时 ”。比如坐过山车、 吃辣、看恐怖片…… 人们倾向于寻求看似“负面”的体验,以享受“受控的风险”。

如果从进化的角度看,媒体学者 Bridget Rubenking 和 Annie Lang 还谈到: 恶心是一种“保护性情绪,它可以帮助我们远离有害刺激。

尽管厌恶可能是不愉快的,但这种情绪既吸引人,又具备“受控的有限风险”。这也许是我们明明一开始看挤痘痘觉得“哕”,但又有点无法自拔的原因。

好啦,本期 weekly 就是这么多,希望你又得到了一些有用的心理学知识。

我们下期再见!

评论区互动

你爱看“挤痘痘、洗牙”来解压吗?

参考文献

————————

González-Pérez et al. Girls in STEM: Is It a Female Role-Model Thing? Front. Psychol. September 2020. DOI: 10.3389/fpsyg.2020.02204

Bridget Rubenking , Annie Lang, Captivated and Grossed Out: An Examination of Processing Core and Sociomoral Disgusts in Entertainment Medi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ume 64, Issue 3, June 2014, Pages 543–565, https://doi.org/10.1111/jcom.12094

作者:囷囷、江湖边

编辑:江湖边

封面:《海妖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