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学博士梅桢为何翻车?人大本科生李浩源的两个回答一针见血

2022-08-21     一耿历史

原标题:北大法学博士梅桢为何翻车?人大本科生李浩源的两个回答一针见血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一季,始终是到目前为止,素人综艺的天花板。

你很难能遇到这样完美的团队,同事都是学霸且目标一致,领导也不偏心。

印象最深的不只是李浩源和何运晨的优秀,还有徐律等人对实习生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帮助。

节目播完后,全员无恶人,就是你很难挑出里面谁有毛病、谁有心机。

一口气看下来都觉得意犹未尽!

我也是被安利才去看的,没想到这么上头。

节目播完之后,里面的各位嘉宾全都收获了不少粉丝,数量也都超了百万,而且互动量很高。

算是影响力和盈利都很不错的网红了。

为何会单cue“盈利”这点来说呢?

因为在节目结束后,有几位嘉宾顺势做起了网红的带货生意,从数据来看,非常客观。

北大法学博士梅桢就是里面比较活跃的一个,以她账号运营的总体情况来说,她俨然网红一个。

而且网友们也是这么看待她的!

本来想截点图给大家看,但因为这位博主的维权意识较高,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自己去查证吧!

参考“梅桢起诉华政学生”这条热搜,你们就会懂了那种颤抖!

被起诉的原因和节目无关,而是梅桢在博士毕业前应聘了好几所高校,最后出现在了名校之一的华东政法大学拟聘名单上。

名单在公示期内,被该校的学生质疑并发到网上,引起的争议很大。相关词条的阅读量超3亿,足以说明大家对高校老师的学术水平的在意。

因为反对声的确也比较多,梅桢就放弃了这一职务。

这件事也就此告一段落。

但没想到在结束后,质疑梅桢的华政学生就从身边的人那里得知了梅桢在收集证据要起诉的消息。

最后,就是大家看到的那样了,梅桢选择在这位学生考研、法考期间起诉,很不人性的处理方式引起了众多考研人、法考学子的愤怒!

其实法律这种事,我们不懂的,就不要乱下结论。

但梅桢的两次热搜行为,的的确确让高校的学生很不舒服。

梅桢跟经历过高考的我们不一样,她的一路走过来,留学、名校、博士等,给人的感觉好像水分很大,可以不怎么费力就能得到这些。有相关教育背景的人,很容易get到这点。

她身上最明显的一点并不是她的博士学位,而是她的家庭条件非常优越。

在节目上,其他的实习生都要搬行李、搭地铁去住宿舍的时候,她在上海直接就有一个家,而且还是豪宅。

体贴的丈夫在实习的第一天就让司机开着豪车来接她下班。

整个录制期间,也都是豪车上下班。偶尔的一次迟到,就是因为下雨堵车,她不得不赶地铁!

不过,看节目的时候,很多观众都能理解这种先天优势,毕竟出身这种事情,羡慕就完了,其他的也没什么好说的。

可是在节目中,虽然她是里面年纪最大的一个,学历也是最高的,北大法学博士,但并不是最出色的一个!

第一期的battle时,最优秀的两个,李浩源和何运晨,导师们一下子就识别出来了。至此,他俩优秀到最后。

最后,入职名单里也没有梅桢,这结果就说明了一切。

同时,虽然是留洋背景,也拿到了澳大利亚方面的律师资格证,但是她的口语还不如蔡坤廷。

相信看了节目的人,会对这一part的印象很深刻!

不过,这些都是小瑕疵,毕竟节目很美好。

很多人也把对她的好感延续了下去,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粉丝关注她。

只能说,互联网时代的红利,有很多原因是说不清楚的。不涉及严肃的学术水平,大家也不会非黑即白地定义你的能力。

但梅桢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作为法律网红,还以北大博士这一身份被全网所知,可梅桢运营的东西很杂。

有笔记、也有辨别直男、渣男的,还有化妆技巧、看综艺reaction、宿舍生存、情侣技巧、咖啡拉花等等。

五花八门,网罗万象,但跟《今日说法》走出来的撒贝宁始终不是同个维度。

从更新节奏来看,网友们视其为一个“全职网红”!

所以,大家应该能理解那位质疑她要来华政当老师的学生吧!

毕竟,全中国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梅桢这样优越的家庭条件。

但是,经历过独木桥高考的他们,值得拥有那些学术水平更高的老师。

这一点,那位学生在公示期提出质疑,其实很合理。

不过,这里也要跟大家明确的是,梅桢起诉他的是名誉权侵权,就是不满该学生对既有公开可查的资料下的不实臆测。

比如说她的雅思并不止6分,而且博士论文已被收录,只是还未公开。

所以在她那一方看来,这位举报学生所说的有很多不是事实。

不过,是与不是,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在大家一致不把她归类为真学霸的这一点来看,就算雅思高分、自己努力考上的北大研究生、博士生,又能证明些什么呢?

我看不懂!

个人觉得,在中国,学霸是不明觉厉的一帮人。都不用他自己说,身边的人都知道他的优秀。

而且学霸是真的能给人带去希望的,就算他脾气再高冷,都没有关系!

网络的世界里,虽然有时候蛮横得不讲道理,可大家对学霸的上限是很高的。

当然,既然梅桢起诉了,自然也有法律的过程。

但这件事,的确让梅桢的形象就地翻车!

有天赋还努力的人,自然配得上大众的认可和赞赏,但没天赋的人,努力也是一个很棒的特质。

可是,你要诉诸法律来证明自己曾经努力过,这就超出大家的认知范围了!

想起当时跟梅桢参加了同一档节目、还是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的李浩源,在第一季的第一期就给出的两个回答,完全可以解释当下梅桢和华政学生的关系。

跟面试导师探讨天赋和努力的关系时,李浩源认为“天赋是基础,天花板一样的东西。但是你没有努力,一辈子都够不到天顶!”

继而导师又追问他,“那如果碰巧我就完全没有天赋的话,但我很努力,你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特质吗?”

他简短回答:“这总比躺着好!”

所有面试官都满意地笑了!

这两个回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竞争模式下,对“努力”最合理的认可标准!

网络时代下,我们深知普通的自己不会是学霸,但是,请不要怀疑我们也有一双识别出学霸的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e55c40b872320bdc2f1c50fb3b8e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