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彦村是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一个土族贫困村,约三分之一人口住在山上,海拔高、土地贫瘠、灾害频发,生产生活极为不便。
2016年,山上的村民搬到了设施完善的山下新村,他们养起了八眉猪,做起了绣花娘,酿起了酩馏酒,办起了农家乐……2018年底,班彦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91元,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7月1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宾朋来到班彦新村实地观摩,纷纷感慨:旧日的班彦换了新颜,人人都活出了精气神!
好政策引来脱贫好路子
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视察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情况。
习近平指出: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好,保质保量让村民们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顿下来后,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
土族阿姑载歌载舞
这对搬迁新村的村民来说是“莫大的荣幸”,更是“发展的信心”。光阴似箭,转眼又三年。三年来,班彦村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发展种养业和劳务经济,使各项脱贫措施件件有了着落、处处有了回声,大家正一起携手迈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7月19日,来海东参加全国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奔小康现场推进会的代表们乘车来到了班彦新村。以前要走的山路被宽敞笔直的平互大公路取代,一路上望着窗外盛开的油菜花,代表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沿途的美景。“沿途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一位来自山东的代表说。在班彦新村的文化广场上,代表们观看了宣传片,眼前的变化让代表们“咋舌”:如今的班彦新村群众住上了新房子,烧上了天然气,睡上了电热炕,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卫生厕所,还有了村集体产业,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可以说和以前的日子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代表驻足记录绣娘们的一针一线
带有土族特色的文化广场上张贴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标语,身着土族服饰的阿姑们正在载歌载舞,以最特别的方式迎接代表们的到来。“2016年,我在新闻联播上看过班彦村,今天能亲自来到这里感受别样的土族风情,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班彦群众过上了富裕美好的幸福生活,真是太好了!”来自云南省的代表杰布鲁说。
好路子带来脱贫好饭碗
“百姓的钱袋子是如何鼓起来的?这个村子的百姓是如何脱贫致富的?如何走活产业扶贫这盘棋?”一系列的问题萦绕在代表们的脑海中……伴随着讲解员的脚步,代表们移步到班彦村盘绣园、班彦村酩馏酒坊,近距离了解土族盘绣、品尝酩馏酒。如果说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班彦村人的命运,那么发展产业则为村民开辟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新天地。“土族盘绣作为土族民族文化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其‘两针两线’的独特针法、丰富艳丽的色彩应用、古朴生动的图案展现,久负盛名,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班彦酩馏酒坊是2018年底建成的,2019年初投入了运营,带动全村10户农民发展酩馏酒酿造产业,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农户户均可增收3万元,酩馏酒产业已经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代表们一边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一边拿出手机记录眼前的所见所闻。
土族阿姑
在班彦村盘绣园,绣娘们正用巧手制作着精美绝伦的盘绣,代表们看完以土族人家洋芋丰收场景图为设计题材的《土族儿女喜迎十九大》盘绣作品后,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
“刚听讲解员说,这幅盘绣是班彦村10名土族阿妈耗时1个月赶制而成,让我很震撼,勤劳朴实的土族儿女用自己的双手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他们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百姓脱贫奔小康,很多方面的工作做得都非常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主任买合木提·乌斯曼说。
合影留念
在班彦村的酩馏酒坊,部分代表按照当地的风俗品尝起了青稞酩馏酒。“这酒可不是一般的香啊!你看展厅里面展出的还有不同系列的酩馏酒产品呢!”“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土族盘绣远销海内外,不仅促进了农民指尖上的非遗文化产业发展,还大大带动了百姓的生活水平,回去以后我一定要将海东的脱贫故事讲给我们那里的人听。”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
好饭碗让百姓乐开了花
沐浴着脱贫新政的阳光,班彦村叩开了幸福生活的大门。沿着当年习总书记走过的泥泞道路进入村庄,部分代表走进吕有荣老人家,客厅里鲜花盛开的图景装扮了电视墙,淡青理石纹的天花板配上白色花纹的壁纸,整个房间大气别致。
吕有荣家中液晶电视旁摆放着总书记来村里考察时与老人亲切握手的照片。照片上吕有荣花白的胡子,厚实的土族长袍,标志性的黑色礼帽,是人们关于班彦村的镜头记忆。“总书记来到我们家,跟我握了手,还看了我家的扶贫手册,了解扶贫措施落实情况。”贫困户吕有荣回忆起与总书记见面的场景仍有些激动,说着说着,眼中泛起泪花:“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总书记的关怀永远不能忘啊。”随便走进一个农户家,小院子都被拾掇得干净整洁,屋内装修得别致漂亮。“能干、勤劳、精气神十足……”是班彦新村百姓留给代表们最深刻的印象。
从山上到山下,从“陋室”到新居,不仅仅是空间上的简单位移,还让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村民翻转了宿命,开始了新生活,过上了好日子。
“脱贫攻坚是一篇大文章,要做好这篇文章需同心协力打好组合拳,其中扶贫扶志激发内生动力是重要的一环,这里的百姓精气神十足,家家户户将自家的庭院打扫得干净整洁,走进百姓家里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能感觉到他们过得非常幸福,海东的扶少脱贫攻坚工作做得特别扎实,特别给力,回去以后要好好借鉴,好好学习。”代表宋春华说。(记者 周晓华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