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四大使用“空城计”的高手,诸葛亮倒数第二,第一名智比郭嘉

2022-07-22     历史新视角

原标题:三国四大使用“空城计”的高手,诸葛亮倒数第二,第一名智比郭嘉

在马谡失街亭之后,诸葛亮不得不安排蜀汉大军悉数撤退,这一次诸葛亮可以说是被马谡给坑惨了!若听了老主公刘备的建议,或许不至于如此。但此时,抱膝长叹已然没用!怎么办呢?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诸葛亮决定把三城百姓悉数迁回汉中,然后自己率领少部分兵马断后。

然而曹魏主帅乃是司马懿,此人深知诸葛亮,因此司马懿火速率领兵马来到西城之外。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蜀军基本上被派出去了,运的运粮,护的护人,诸葛亮身边根本是无兵可用!

于是诸葛亮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打开城门,让几个士兵打扮成老百姓样貌在城门处扫地,而诸葛亮自己则高坐城楼之上,抚琴唱真戏!司马懿见状之后,肯定会以为城中有伏兵,由此诸葛亮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历史上,诸葛亮退司马懿这出好戏,被称为“空城计”。说白了,诸葛亮在此计之中,主要就是玩的心理战术,如果当时诸葛亮一慌那么司马懿势必会率军杀进来。不过诸葛亮把司马懿的心理拿捏得恰到好处,因此诸葛亮的空城计才会成功。

其实在三国之中,玩空城计最厉害的人,最有成就感的人绝对不是诸葛亮,而是这个智比郭嘉的人!而在三国之中,也绝对不止诸葛亮一人会玩空城计,一共有4人把空城计玩得淋漓尽致,而诸葛亮仅排第三名,也就是倒数第二名!

那么,三国之中到底有哪四位高手,擅长使用空城计呢?

第四位:赵云

确实是赵云?赵云基本上没有真正统军过,他怎么可能会使用空城计。不过在历史上的确赵云玩过空城计,而且过程还非常精彩,连刘备、诸葛亮都称赞他,干得漂亮!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我们先来看一段史料记载。

《三国志》有记载:“云偃旗息鼓,操疑,退兵数十里。”

从上述史料记载来看,赵云的确是使用过空城计,而且当时赵云面对的对手还是曹魏大老板曹操。赵云到底在什么时候使用过空城计,其实乃是在汉中之战前,赵云、黄忠引发而出的另外一场战事,叫汉水之战。

赵云与黄忠约好劫取曹操的粮草,如此一来便可以让刘备占据优势。劫取粮草这件事情,乃是由黄忠负责,而赵云主要负责留守大营,以待黄忠归来。不过,黄忠早已错过约定的时间,赵云害怕老将黄忠会被敌人放了单线,于是亲自率领骑兵前去寻找。

然而,在半道之上的赵云却遇到了曹操的部队。这个时候的赵云虽然已经过了60,但是同样两次杀败曹操的部队,最后把骑兵们都带回了营帐。

然而,曹操的兵马穷追不舍,一直到赵云的军帐之外。

怎么办?实力相差悬殊,如果明面上打根本打不过曹操的部队,况且还有曹操坐镇!于是赵云下令让军士们打开城门,偃旗息鼓、然后悄悄隐藏起来!

曹大老板被曹操搞得非常懵逼,不过当年在长坂坡曹操已经领教过赵云的厉害。因此对赵云的能力,曹操是一点不敢怀疑。曹操下令全军撤退,不过在这个时候赵云突然下令,让所有的军士全部出击!曹操兵马被打得大败而回!

《三国志·赵云传》: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赵云这招,可以说是非常漂亮!不但把曹操打得够呛,同时也赢得了刘备、诸葛亮的夸赞,刘备夸赞赵云,一身是胆也!

第三位:诸葛亮

而排在赵云之前的人,正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诸葛亮策划的空城计,虽然说是非常精妙,但是此前赵云已经摆过。为了减少蜀国的损失,以及带回更多的百姓,诸葛亮不得已才会大胆摆下空城计。然而,从后来的历史走向来看,诸葛亮当时所摆的空城计,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司马懿识破!

为何说诸葛亮的空城计已经被司马懿识破呢?原因也很简单,西城本身不大,而司马懿所率领的军队完全有能力杀退整个西城兵士(就算是满城都是伏兵的情况之下。)

而且,当时司马昭还说了一句话:“如此弹丸小城,我等挥兵击杀,就算有伏兵又能奈何?”,这话乃是司马昭说给其父司马懿听的,然而司马懿却来了一句,城中虽然伏兵不多,但是西城山后呢?一旦敌兵杀至,我等岂能全身而退!赶紧撤兵,快快!

然而,现在观之。司马懿当时绝对是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的,为了保住兵权,司马懿才不得不放诸葛亮离去。这才能体现出自己最大的价值,不然会被曹魏罢权,最终来个兔死狐悲!

第二位:文聘

在三国中排在第二位的守城计大师,乃是曹魏名将文聘。

文聘什么时候摆过空城计呢?从时间来说,文聘所摆空城计的时间要早于诸葛亮、赵云。公元226年,孙权率领精锐攻打石阳,而文聘当时并没有相应的军事布防。最要命的是此时的石阳已经被孙权给包围了,如果硬碰硬,文聘输多胜少,最终还有可能被孙权下了饺子。

怎么办呢?文聘当时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给孙权来个空城计!

为什么要来个空城计呢?道理也很简单,其一曹操用人有个特点,非能力出众之人不用。其二,先前多次领军交战关羽,烧其辎重、战船。

从文聘的战绩,还有统领能力来看,的确是一名合格的大将之才。而面对来势汹汹地孙权,首先只能打击其士气。

由此,文聘下令让所有军士隐藏于城中,而在田野之外的军士也要悄悄隐藏起来。如此一来,孙权便会惊疑,而文聘本人呢?他没有像赵云一样带兵突袭,也没有相诸葛亮一样坐在城楼之上弹琴,而是自己回到家中卧床休息。

文聘的方法一连20天下来都是如此,不过方法虽然是比较冒险,但是成效还算是良好!孙权认为文聘有外援一直不敢主动进攻!最终只能撤军,来势汹汹的来,却只能垂头丧气地走!

《魏略》曰:权果疑之,语其部党曰:“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今我至而不动,此不有密图,必当有外救。”遂不敢攻而去。

从上述记载来看,孙权不战而走,这的确有失江东孙氏颜面,看来曹操当年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也非尽皆如此!

第一位:程昱

在三国第一个摆下空城计的人,乃是曹魏名臣,他的计谋可以齐平郭嘉,他就是程昱,程仲德。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蓄势待发。曹操、袁绍二人正准备着如何灭掉对方,好独自成就霸业!当时程昱负责镇守鄄城,此城恰好处于前面战略城池。曹操见鄄城危急,打算增兵2000以助程昱,完成鄄城的护卫工作。

然而,当时程昱却立马否决了曹操的战略!声称:“如果增兵,袁绍必攻,而且是攻必克!”,为何呢?因为袁绍的兵马太多,以多胜少,此天理也!但如果鄄城兵少,那么袁绍则不会攻之。

为什么呢?因为程昱知道,袁绍担心有援兵,袁绍这个人一向不做亏本的生意。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他势必不会轻易进兵的!这个道理就像当年曹操追击刘备一样,当时张飞据水断桥,如果没有断桥,兴许曹操还会有所顾忌,如果把桥一断,曹操的追击就会大股而至!

程昱果断拒绝了曹操增兵的战略,随后袁绍果然没有进攻程昱,而程昱也由此而保全了鄄城。

当时袁绍是拥有10万精锐的,面对如此大的阵势程昱丝毫没有畏惧,而是摆起了空城计,以区区700人硬是守住了一座城。从玩空城计的体量、还有刺激指数来看,程昱绝对算是首屈一指!就连赵云、诸葛亮、文聘也都无法与之相媲美。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dfe7c4f82e2c7a697c6ef5e7a1001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