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进博会 | 美敦力“升级”心脏植入式器械远程随访系统

2023-11-08     搜狐健康

原标题:2023进博会 | 美敦力“升级”心脏植入式器械远程随访系统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编辑 | 袁月

11月7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现场,美敦力中国区心脏节律管理业务运营部门举行“智慧互联,云端守护——中国CIED远程随访新启航”活动,并同步展示一系列心脏领域创新产品,包括MyCareLink远程随访系统、Micra VR2和Micra AV2、TYRX可吸收抗菌固定封套等。

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CIED)包括起搏器、植入式除颤器和心脏再同步装置等,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衰等疾病。以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猝死为例,临床上预防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方式是植入式除颤器(ICD),它通过微创手术植入皮下,24小时监测患者心律,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可以在1分钟内发放除颤电击挽救患者生命。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吴立群教授指出,对于植入ICD的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ICD的植入只是治疗的开始,植入术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来了解患者病情,评估器械工作状态,及时调整参数以保障最佳的治疗效果。而ICD患者远程随访管理可以更早发现房颤和心衰病情变化,减少放电之后的急诊和紧急随访,对ICD患者有更多的获益。但目前大部分患者还存在认知误区,认为植入后就万事大吉了,因而忽视定期随访。

这是上百万CIED患者面临的共同难题。如何全面解决CIED患者术后管理面临的随访管理不规范、患者随访难、紧急随访需求等问题?

CIED远程随访提供了“智慧思路”。此次美敦力展出的MyCareLink远程随访系统,患者只需要把它放在身边,就能通过无线技术传输数据给医生。正常情况下,MyCareLink只发送数据报告给医生,说明患者一切安好。当发生危险事件,比如ICD进行了一次除颤工作,MyCarelink就会立刻给医生发送报警,提醒医生关注患者的情况。即使危险事件发生在患者熟睡的情况下,MyCarelink也会及时发送报警。医生看到患者的报警信息,会根据紧急程度进行评估,如果有必要,就会通知患者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患者早期发现事件,提前干预防止疾病恶化,降低了住院率、死亡率。

图说 / MyCareLink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监测器

“当前CIED术后最主要的随访模式是门诊随访,也就是患者遵循医生建议的随访日期前往医院,由具备CIED程控能力的专科医生进行面对面诊疗,但这类专科医生数量有限,且主要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造成CIED术后患者尤其是边远地区术后随访困难,未得到规范化的随访管理。远程随访能够自动传输及报警,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或需要干预的事件,使临床医生尽早进行针对病因和诱发因素的治疗,进而降低CIED患者急诊率和再住院率;同时外地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太奔波,各类耗费高,远程随访可以实现‘家中随访,千里诊断’,提升患者依从性的同时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宿燕岗教授表示:“这样的智慧医疗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医疗创新业态的突破,可以更好地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术后随访新生态体系。”

美敦力中国区心脏节律管理、心脏外科和心脏消融业务团队副总裁兼中国区心血管业务组合共享职能部门负责人林松先生最后总结到:“得益于进博会为国际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的历史性机遇和交流平台,MyCareLink得以让广大中国CIED植入患者了解和熟知,为我国心律失常诊疗领域提供智慧解决方案。美敦力也将持续创新,加速引入全球领先技术,并积极推动本土化战略,用不凡的科技和持续的创新,携手国内外权威专家和行业伙伴,积极推广创新疗法,守护患者健康,描绘健康‘心’蓝图,为健康中国宏伟愿景做出贡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de1a599ef52266c844047ca6e7ea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