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个青翠欲滴的苔藓小世界

2019-07-23   博物杂志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图片来自:123rf.com.cn

很多人都喜欢苔藓,青翠欲滴,赏心悦目,由于它们生长在凉爽潮湿的环境中,所以一看到它们,就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舒服的氛围里,心情会很好。尤其在炎热的夏天里,如果家中也能有一片苔藓来欣赏岂不是妙哉?

今天就来教大家亲手做一个“苔藓小世界”吧!

苔藓到底是什么?

其实苔藓就在我们的身边,低头看看路面可能就有哦。图片来自:123rf.com.cn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苔藓。在植物界,苔藓属于单独一个“门”——苔藓门植物,约有2万个物种。

拔一棵苔藓,你会发现它有“根”,但那只是假根,用来固定植株,真正吸收水分养分的,是“茎”和“叶”,但那也不是真正的茎和叶,只是长得像而已。

“苔藓的种类繁多,是仅次于被子植物的第二大植物类群,全世界有近2万种。中国的疆域辽阔,地形、地貌变化多端,气候类型多样,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苔藓植物也不例外,约有3000种,占全世界种类的约15%,西南和华南山区是多样性中心。”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 苔藓册》

苔藓主要分为直立型和匍匐型,就常见的品种来说,直立型苔藓一般比较耐旱,匍匐型苔藓比较喜湿,用作造景时,也要根据它们的习性来布置环境。

这个就是直立型苔藓

这是匍匐型苔藓

我的方法是,在采集苔藓时,观察周围的环境,包括光线,土壤,是长在瀑布边上还是楼下墙角,尤其是看这一片苔藓中哪一块长得最好,说明那里的小环境最合适。造景时就要尽量模拟原生地环境,不同环境的苔藓不要在一起混养。

如何获得苔藓?

苔藓在网上有卖的,但是我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去野外采集(请注意采集的量,够自己用的就好,采多了对环境不好。)。其实苔藓在城市公园的竹林下、小石板路的缝隙里就有,如果你是去山里旅游,更是采集匍匐型苔藓的好时机。

如果走进树林,就更容易看到苔藓的身影了。图片来自:123rf.com.cn

有人觉得那么远带回家肯定死了,其实苔藓非常容易携带:用一个塑料袋装进去,袋口系紧,一两天没问题。如果你是长途旅游,就用弄湿的纸巾把整块苔藓包上,放进盒子里防止挤坏,纸巾干了就再弄湿。我从西藏墨脱采的苔藓就直接装进一个大塑料袋里,一路提回北京,几乎都成活了。

图片来自:123rf.com.cn

采集时不要贪婪,够自己用的就好,采多了对环境不好,而且携带起来也不方便。如果你一次出行要采集多种苔藓,不妨使用钓鱼用的多格小盒,小商品市场可以买到。

苔藓不是夏天的专利,冬天照样是采集的好时机。这时要挑选叶片干瘪卷曲、但仍然是绿色的苔藓,它们正在休眠,干燥着放在黑暗处一星期都可以,所以比夏天更适合携带,而造好景后一喷水,马上就会苏醒,恢复青翠的形态。本文造景用到的苔藓,就是冬季的上海采到的。

冬天在竹林下采集的干燥苔藓

造景步骤

做苔藓瓶,可以随意摆放,让它自由生长,也可稍作设计,显得匠心独具。我这次打算设计一个“山间小路”。

1、首先要选择器皿。苔藓可以种在露天的花盆里,但对于养护环境有较高要求,北方家里干燥很不好活,所以我选择在玻璃器皿中闷养。一般带盖的瓶子就可以,不妨使用玻璃茶壶,盖上盖子也有壶嘴可以透气、蒸发多余水分,但又不会蒸发得太多,很适合养苔藓。

2、先在壶底铺一层石子,作为疏水层。它的作用是把壶底多余的水和上面的土壤隔开,这样既可以在壶里存储一定水分,又不会让土壤一直泡在水里。如果你用的是比较高的瓶子,还可以多铺几层石子,每层颜色不一样,像地层的感觉,也颇有趣。

3、然后是铺土。用哪种土关系不大,因为苔藓也不靠土活着。关键注意两点:第一土一定要和苔藓衔接紧密(这个后面会解释);第二土要干净,闷养时湿度很大,不干净的话容易发霉。泥炭土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本文用的则是椰土混合腐殖土,它们都是常见种花土,可以在花卉市场买到。可以造出一边高一边低的“地形”,增添立体感。但不要一边堆得过高,因为茶壶是圆的,最好各角度都可观赏,一边土过高,在某个角度就看不到苔藓了。

4、然后就是种苔藓了。苔藓采集下来,“根部”都会带一层土,有时土底难免有凹坑。先把凹坑用细土填满,再喷湿。

5、“种”的时候用力按几下,这都是为了让苔藓和底土完全结合,避免底土很湿,苔藓却干死了这种悲剧。手够不到的地方,用镊子的尾部来按。先挑选一个主要观赏角度,然后以这个角度为参照,先把较大块的苔藓种在后面,再把小块的种在前面。先种在壶的边缘,再往中间种。把壶的边缘填满,这样比较美观。

6、下面要在露出的土面铺装饰土了,要用小粒的石子或者沙子,有微缩小路的感觉。由于我没有微型勺,所以只能用邮票镊子一点一点夹着铺……

7、然后要做台阶路面。把一块松树皮沿着纹理掰成薄片,再弄成小块。小粒码在后面,大粒在最前,可以加深“近大远小”的效果,让微观的纵深感更强。

8、最后要给整个壶内喷喷水,把瓶壁上粘的土粒喷下去,再让底土完全湿润,最底下的石子层有薄薄的一层积水就好了。要轻轻地喷在苔藓上,喷到小路上沙子会溅起来,就白忙了。

9、采集时,苔藓上自带了几颗植物的小苗,给造景增添了不少灵气。

10、这样就做好了,养护方法是:夏天避免阳光,放在明亮的阴凉处;而冬天最好有早上的温和阳光直射。不要让它热到,也不要太湿。最好是瓶壁有些凝结的水滴,但不滑落。如果有些干了,就喷喷水。水最好是“软水”,否则苔藓很容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