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的第一夫人,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太宗李世民心中的观音婢

2022-07-09     历史新视角

原标题:大唐王朝的第一夫人,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太宗李世民心中的观音婢

如果说历史上有名的贤后的话,那么很多人或许会想到了汉武帝的卫子夫,朱元璋的马皇后,但是小编却想到了有个人——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其的一生可以受尽李世民的喜爱而且在长孙皇后逝去多年之后,李世民看见埋葬着长孙皇后的昭陵时总是忍不住痛苦久久不能释怀,为此还引起了当时大成魏征的提醒要多看看自己父亲的献陵,所以对于唐太宗而言虽然后宫佳丽三千,但是其却最喜欢的却是早已经逝去长孙皇后。

佳偶天成细节良缘

长孙皇后出生于历史上著名的“关陇集团”之一的长孙家,作为当时的名门贵族长孙晟最小的女儿,长孙晟对其的婚事非常看重,所以在长孙皇后非常小的时候就为其挑选未来的夫君,于是在长孙皇后在大伯的推荐之下,长孙晟与当时的唐国公李家定下婚约(李渊此时在隋朝的时候是隋朝的国公同时也是关陇集团之一),而其父亲长孙晟却在几年之后病逝,从此长孙皇后以及兄长长孙无忌便在自己的舅舅高士廉家中生活。

之后在长孙皇后十三岁的时候高士廉便听从已逝的长孙晟的安排选择了与年仅十六岁的太宗皇帝李世民完婚(由于古人平均生活的岁数仅仅只有三十多岁,所以对于早婚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在完婚之后的长孙皇后更是赢得了当时李渊一家的喜爱,当李世民外出征战的时候长孙皇后有条不紊的管理着家政,特别是秦王的母亲窦太后生病之后长孙皇后更是整夜整夜的伺候在身边,所以在当时的世人来看太宗皇帝与长孙皇后简直就是佳偶天成天造地设的一对,男人年轻有为,女子贤惠孝心。

太宗皇帝的贤内助

其实长孙皇后仅仅凭借此其实还不足赢得太宗皇帝的如此的喜爱,其实在赢得太宗皇帝如此喜爱的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长孙皇帝的对太宗皇帝而言简直就是贤内助,在早期的时候由于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关系非常紧张,特别是在“玄武门兵变”那段是时间,李世民与当时的李渊以及李建成的关系可以说是如同水火一般,而长孙皇后就是这几人之间的润滑剂,也正因为有长孙皇后的存在李世民才没有早早的与李建成之间爆发冲突,虽然后来还是无能避免那场对李世民影响颇大的政变,但是长孙皇后却做到了自己作为妻子所能做到的一切。

而且在太宗皇帝登基之后长孙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并没有如同后世那些皇后一般用一些卑鄙甚至是肮脏的手段去打压那些妃子,反而是用自己的智慧以及善意去包含,所以在后世当某些妃子因为难产或者是早逝的时候,长孙皇后对于她们所诞生的皇子或者是公主养在自己的身边如同亲子一般。

太宗皇帝处理政务之时,虽然长孙皇后不能抒发自己的意见(古代女子是不能参政的),但是长孙皇后却会在太宗皇帝最为冲动之时准备杀人之时善意的提醒太宗皇帝,例如太宗皇帝有一次想要出去打猎,但是半路上却被魏征阻拦,硬是生生的给太宗皇帝给劝回去了,回到宫中的太宗皇帝可以说是暴跳如雷,更是放下狠话要除掉魏征来平息自己的怒火,而长孙皇后听闻之后反而向太宗道贺到“又得贤臣”于是巧妙的化解了太宗皇帝的怒火。

还有一次太宗皇帝的最喜爱的宝马却无意间的死了,太宗皇自然而然的想要杀掉那个管理马匹的官员,但是此次长孙依旧没有选择退让,反而与太宗皇帝举起了晏子的例子来劝诫太宗皇帝,而太宗皇帝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称赞“每能规谏,补朕之阙”。

世间的一切并不那么的美好人总有一死谁也不例外,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年仅三十六岁的长孙皇后崩病逝葬于昭陵,为此太宗皇帝可以说是悲痛不已,特别是在最后宫中女官将长孙皇后尚未编辑完成的《女则》拿给太宗皇帝看后,这位戎马一生汉子在也忍没忍住失声痛哭。

纵观长孙皇后的一生,其与太宗皇帝少年结发为妻,一路相互扶持恩爱如初,携手创建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贞观盛世”,走过了二十年的风风雨雨赢得了朝中大臣的一致认可,因此也赢得了复谥“文德”的美谥,对于哪怕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也不能比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b9b42a39c2df5550ae6500e25f90e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