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江取药、极速送菜,保供先锋的24小时这样度过

2022-04-20   故事会

原标题:跨江取药、极速送菜,保供先锋的24小时这样度过

上海的一个小镇这样抗疫

为民服务篇

最近,上海的疫情一直是互联网上的热点。无论是否身处上海,对上海发生的事,网友们无不投以最急切的目光,抱以最真诚的关心。

而往往是这种时候,各种或真或假的负面消息,会引发网友们的负面情绪,使得许多人“越看越气、越气越看”,甚至不自觉地参与了传谣,或是发表极端言论,无意中伤害了别人的感情。

其实,疫情形势严峻,出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在困难面前,始终有一群人默默坚守、无私奉献、为民服务。

他们顾不上发声,只关心怎么能更好、更多、更全面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而网友们,不该对这些闪动着光芒的故事视而不见。

这些,最能带给我们重回美好生活的信心。

上海浦东新场古镇,古称“石笋里”,素有“小小新场赛苏州”之美誉。作为千年古镇,新场积聚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其静谧、美丽、多姿得到了世人的青睐。小桥、流水、人家、长街、茶楼、老店、小庙与古寺,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图。

封控期间,照顾老人、送药送医、生活物资……新场镇面对这些由疫情带来的考验,一一给出强有力的回应。

老有所依

免费餐送上门,免费菜在门口

足不出户,对于习惯了互联网生活的年轻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困居家中的老人该怎么办?

看看新场镇的办法……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新场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中,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忙碌着。有300多位60周岁以上的老人的午饭,就是这里提供的。

上午9点,几百份荤素搭配的免费爱心餐已经装车完毕,送餐队伍出发奔赴新场镇的各个大街小巷有需求的地方。

身穿大白的老金,送餐车行驶到了东后老街,这已是他今天送的最后一车午餐。

年纪大、有困难、独居,满足条件的老人足不出户即可吃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热饭热菜。那一些尚可自理、购物不便的老人又如何获得生活物资保障呢?

新场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长者餐厅,如今化身为“便民小菜场”,值守的志愿者们正根据老年居民的订单,称重配菜。

完成配菜后,大伙又麻利地拎上几包蔬菜,开车直达老人订单的地址,赶上居民午饭的准备。

跨江取药

奔走30公里护佑老人生命安全

满足了吃饭需求,还有老人们普遍存在的对药物的需要。

新场镇的志愿者们,开始了对本镇60周岁以上的老人的代配药服务,目前把所有配到的药进行核对和整理,方便各村居派代表过来领取。

首先他们会到老人那边收取医保卡、所需要的药品,为了避免错误,他们要求把老人的药品盒子附在医保卡后面,拿来之后再进行系统整理,医保卡记录册全部分类,按照村居归纳整理,统一到社区医院配药。

如果社区医院配不到,还要再想办法通过别的渠道网上配药。

在这里,包括胰岛素等特殊药物都第一时间严格按照要求冷藏,700多户的居民配药需求,在这间“临时配药房”却完成得井然有序。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沈彩雅说:

“一天甚至要接到200个电话,我们忙不过来时,把固定电话全部呼叫转移到六个志愿者的手机上。老年人日常送餐每天是200多份,现在每天的量达到400份,特别关注的是独居的、高龄的、失独的老人群体,本身所有60岁以上有需求的老人我们都会逐一服务好,对接好。”

4月15日早上六点半,新场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为老志愿服务队队长沈彩雅接到负责新卫村民政、卫生干部的电话:村里70多岁的张老伯因患癌需长期服用靶向药物,目前已无药可服。子女虽然已经买到了药但因管控在家没办法去取,各种快递物流也受疫情影响停滞。

沈彩雅没有推诿,二话不说接下了这项紧急任务,她马上与老人的女儿取得了联系。

“如果不及时服药的话,父亲的癌细胞恐怕会再次出现的。”

听到电话那头老人女儿焦急的声音,沈彩雅当即决定更改当天已经排好的行程,先帮这位老人取药。

她立刻驱车30公里前往南京西路的一个大药房取药,拿到药品后又马不停蹄地往回赶。最终,上午8:40左右,将14粒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安全送达老人手中。

“就是很简单的一件事,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沈彩雅谦虚地说道。

此时的她正在曙光医院配药排队中,为张老伯送好药后,短短一个上午,她又跑了两家医院为其他老人代配药。她每天连抽转,每天接听数百个配药求助电话,每天干到深夜,配药、送药已然成为她每天的日常。

“满载而归,完成了670多个老人的配药服务,不吃不喝最累的一天!”“公立医院没药就跑私立医院,能解决一个也好。”“得到老人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感谢,再苦再累也值得!”

点开沈彩雅的朋友圈,她和她的志愿服务团队每天都奔波在为老人配药的路上,动力十足、干劲满满。

保供先锋

货车司机们变身送菜小哥

目前,上海各类蔬菜、肉类、水果等的供应,从货源供应俩看,都基本保持稳定、充足。一些小区实施封闭式管控,只能依靠线上下单买菜,导致部分地区在运力上显得紧张。但社交平台上,部分抢菜等信息,放大了买不到菜的焦虑。而受制于运力紧张,目前上海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反而是部分城郊菜农、合作社的蔬菜水果,运不出去,或将面临腐坏变质。因此,为了实现“精准保供”,确保把食品送到需要的人手上,也为发愁的菜农解决问题,各行各业都在努力。

如何把瓜果蔬菜送到客户的手里成了桃咏桃业专业合作社最近的难题。

“23日一下午,我们就收到了全市6000多份的订单,这是以往一个礼拜的订单量。订单量达到了日常的十几倍,田里的菜都来不及采摘了。但很多地方快递停了,客户订的瓜果蔬菜没法送到他们手中,我们很头疼。”桃咏合作社总经理何明芳说道。

快递停了,快递工作人员闲下来了能否愿意帮忙运货呢?

于是,桃咏联系了平时相熟的快递工作人员,迅速招募了几名兼职人员,加入公司的运输保障队中,这其中有快递小哥、有货拉拉司机,再加上全公司能上的人全上了,十几人的运输队组成。

“这几天就没休息过,每天凌晨3点上班,分拣包装,6点一9点装车出发,本市范围内物流到不了的地方,自己配送,”桃咏运输队的工作人员介绍道,“每天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

“有的小区封控了只开一个门,我们要来回找小区入口;交规对货车的运货量有要求,一次运不了太多,每天大约只能送出1000多单;有的快递小哥、货拉拉司机自己的车是外地牌照,行驶范围还受限。”何明芳说道。

桃咏电商部门工作人员每天根据订单地址制作的分布图,再根据图片将配送任务分配给各个运输小分队

据介绍,目前桃咏每日订单配送量中,一半可以走物流配送,另一半则需要自家的运输队派送。目前已经累计发货了1.6万余箱农产品。

为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新场镇特地制定了保供单位实施闭环管理的相关规定,让保供单位切实承担起防疫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项防疫要求。

新场镇保供配送证,上有配送人员的详细信息

疫情期间,各社区团购开始增多,为进一步规范疫情期间社区团购工作流程及风险防范,防止小规模无序团购带来的防疫安全风险,新场镇发布了关于团购工作的相关提示:团购必报备,配送必查验,物资必消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让居民放心团购。

对所有默默为我们餐桌努力的人表达敬意,也呼吁广大市民理性买菜,理性发言。

提问

买回来的食材怎样储存保鲜更安心?

解答

以适量购买,妥善保存,有序消耗为原则,不要大量存放绿叶菜,可适量储备耐储存的冷冻肉类制品、根茎类蔬菜等,按照不同食材适宜的保存条件分别贮存。新鲜肉购买后要尽快放入冰箱,存放时要事先分装成一次能吃完的量,放入冷冻室,避免反复解冻。海鲜类和畜禽肉类最好隔开,不要散放。表面附着水珠的蔬菜,应摊晾在干燥通风处,晾干再贮存。最好不要在储存前清洗蔬菜,尤其是绿叶菜,存储过程中应及时检查蔬菜新鲜度,及时摘去黄叶;表面腐烂的蔬果应丢弃,以免污染其他蔬果。米、面粉、豆类等可于常温下保存在干燥处,大米最好定期通风散热,面粉和豆类应密封,以防受潮霉变。

提问

食材加工烹饪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解答

保持餐具、厨具和厨房环境清洁。烹饪前、烹饪过程中接触不洁物品、烹饪后等均要用肥皂/洗手液+流动水清洗双手。加工过程中,食物及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用好的刀具、砧板等厨具进行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污染。肉蛋禽和水产品等食物需彻底煮熟。

提问

怎样做到合理膳食?

解答

食物种类多样,荤素搭配、粗细兼顾、色彩丰富。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适当食用鱼、肉、蛋、坚果等食物。饮食要清淡,做到少盐、少油、少糖,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烹调油不超过25克,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不超过50克)。足量饮水,成人每天1500~1700ml,多喝白开水少喝含糖饮料。三餐规律,每餐不过饱,不暴饮暴食。

做好个人防护

疫情终会结束

加油上海

来源:古镇新场(ID:gzxc_2013)新闻晨报(唐玮)、《市民新冠防疫8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