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分封的那些事儿

2023-06-10     陈坤说历史

原标题:两晋-分封的那些事儿

#头条创作挑战赛#

西晋建立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吸取前魏打压宗室的教训,命裴秀建立五等之制,分封诸王。

因为晋是通过篡位夺取的曹魏的天下,虽然亲曹的势力不断反抗,但都被残酷的镇压,但是谁能保证亲曹的势力全部都死绝了,万一冷不丁的再来一次高平陵之变,谁都扛不住,并且此时边境领兵之人并不都是司马氏家族的人,加上此时东吴还没有灭,始终是一个大的隐患。为了巩固统治,便开始了第一次的分封。

在分封之初规定,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置一军,兵千五百人。这是在晋初之时分封的标准。这次分封是因为司马炎自己的孩子都还没有长大,所以分封的都是旁系势力的。

后来,司马炎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前两个孩子身体都不咋的,一个早夭,一个老子去了,儿子第二年也就跟着去了。唯有司马衷身体还不错,就是脑子不太好使,不过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是一个很聪慧的人,而且深受武帝喜爱。

不过武帝还有一个兄弟司马攸,他是司马师的儿子,而司马师对整个司马氏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不过司马师死的时候,司马攸太小,不能继承司马氏的权利,便选择了司马昭也就是司马炎的父亲。

在咸宁二年,武帝大病,朝廷上下都意让司马攸继位,河南尹夏侯和说对贾充说:你的两个女婿,亲疏相等,立人当立德,但贾充此时并未说话,表态。但是武帝病好之后,听说了这件事情,他认为宗室和权臣正在架空他的权力,收了贾充的兵权,罢免了河南尹夏侯和的职务,引入外戚杨氏。

咸宁三年(277),卫将军杨珧与中枢监荀勖,以齐王攸有时望,惧惠帝有后难,因追故司空裴秀立五等封建之旨,从容进陈时宜。以为“古者建侯,所以藩卫王室。今吴寇未殄,方岳任大,而诸王为帅都督,既各不臣其统内,于事重非宜。又异姓诸将居边,宜参以亲戚,而诸王公皆在京师,非捍城之义,万世之固”。帝初未之察,于是下诏议其制。在咸宁三年共有司马裕、司马玮、司马允、司马该、司马遐五位皇子先后封王。

这是第二次对封地进行调整,是为了打压司马攸,限制宗室皇权,保证司马炎一家的帝权。

在之后,因为在咸宁二年的那场大病,贾充的不表态,失去了武帝的信任,不过贾氏仍有很大的权利,贾南风是司马衷的皇后,再加上这时外戚杨氏在朝廷上如日中天,武帝不得不对自己的继承人感到担心起来。

如果此时立司马衷为继承人,那么外戚杨氏则很有可能会像当初的司马氏一样,篡位自立。而立司马遹,也会面临贾氏的残害,因为司马遹不是贾南风生的。《晋书,后妃传》云:贾后性酷虐,尝手杀数人;或以戟掷孕妾,子随刃堕。

司马炎决定再一次分封(第三次分封),司马炎封的是年长的皇子和皇孙,以期能遏止外戚。

不过,随着杨、贾之争,杨氏落败,贾氏掌权,不断的残害司马氏,而司马衷就是一个白痴,根本说不上话,司马氏内乱开始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b093b8078b5d2f8556ff9e8c41bb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