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Me留学全程无忧W学员三申三中:
宾大公共政策+数据分析带奖$16,500
芝加哥大学公共政策
乔治城大学公共政策
985陆本英语系
托福103
GPA3.4+
GRE 325
智库实习
海外志愿经历
国际志愿社团经历
芝加哥暑校
坎坷起步
在读大学期间,我就一直渴望出国读研,一是自己的家乡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身边就有出国读书的朋友和同学;再者,我熟识的优秀学长姐,也有一些在大学毕业后出国读研。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拖到大学三年级,我才真正开启行动。
作为英语系出身的我要学什么专业呢?如何选校?如何准备?又怎么申请呢?这几道关卡却难住了我。中途也遇到了一些外部困难,导致我的申研过程格外曲折。
直到大四上学期,也就是2020年秋天,在社团的学姐力荐下(点击查看学姐的申请故事:平庸GMAT+压线提交,我最终拿下Top10录取!),我了解到Me留学,并且和顾问老师联系上了。在和老师几次沟通下来,我感受到Me留学极强的专业度以及踏实的做事风格,于是很快加入了服务。
作为文科生,我可以选择申请的专业比较少,且很多不符合我的兴趣,就业也不是我心仪的方向。我的顾问老师非常耐心为我分析我的兴趣爱好、背景经历以及给我介绍不同专业未来发展的职业方向。在了解到我对社会学特别是解决贫困差距议题感兴趣,且大学期间做过海外志愿者以及三下乡等实践项目后,我的顾问老师和我推荐了政策类专业:这个专业覆盖面广,可以学到量化分析、经济、政治、社会学等各种方面知识,且就业面也很广,既可以在未来走学术道路继续读博,也可以以它为跳板去大公司工作。考虑到我的文科背景,申请这个方向也绝非易事,我还需要准备前置课程的学习、提高GPA、刷分标准化成绩以及再多增加一些相关的实习。
夯实基础
为了更好地准备申研,我毅然决然地决定延期毕业1年,将申请推迟到了2021-2022年申请季。在我的顾问老师详细的规划与整个申请团队强力帮助下,我利用这一年做了比过往三年都要多的事情。
首先是提高自己的GPA,我把之前分数低的课程进行刷分,在学校补了Python课程;我还在中央财经的线上课堂,补了宏微观经济学和统计课程,这些都是申请名校政策类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前置课程;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的竞争力,我在老师们的帮助下,申请到芝加哥大学的暑期项目,进一步提高我的量化技能。
补习的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央财经的课的体验并不好。课堂有些枯燥,就像是高考的应试教育。成绩也是单纯地依靠考试,这剥夺了我对这些东西的兴趣。好在我的顾问老师知道后,建议我可以通过别的渠道去自学,然后参加央财的考试,这样既不用忍受枯燥的课堂,又学到了东西。只要考试过,拿到证书,受申请项目的认可就行。于是,我找自己喜欢的老师,喜欢的上课模式,学到知识的同时再去考试,这个方法让我也收获很多,也告诉我有时也要学会一定的变通。
芝大的夏校对我的研究生申请帮助可以说是最大的。夏校的申请就好比是一次研究生申请,也需要语言分数以及写文书,且要在规定的Deadline之前申请,最终录取的人数也是有限的。我的顾问老师在夏校申请前就多次和我强调了这个经历的含金量,让我对这个夏校也充满向往。通过夏校,我学习了R语言,政策分析以计量经济,进一步提高了我的量化技能,而且我的夏校成绩还不错,我想这应该算是对我的一个认可,也让我增强了自己继续学习政策的信心。
除了上述学术方面的累积,我还补充了三段实习,小到当地的社工志愿者,大到智库政策研究,这些实习一步步加深了我对即将申请的政策类专业的理解,也提高了我申请的软实力。其中第二段实习,也为我赢得了一份高质量的实习推荐信。
突破标化
2021年芝加哥夏校结束后,我投入到全面的标准化刷分过程中,在和顾问老师商量后,我决定从考雅思转到考托福。对我而言,雅思比较机械化,平时学的内容到留学期间有点用不上,而且应试感很强,容错很低了。
九月我闭关准备托福一个月,十月去考试,分数就超过了100分。在我备考过程中,Me留学的老师也会给我一些备考建议:我平时会听播客磨耳朵,然后用考满分等备考网站去听真题找题目的规律逻辑。这让我的听力达到了不错的分数。写作方面也多亏了我夏校期间每天给芝大老师发邮件,发多了,看多了就积累了一些地道的表达方法。Me留学的文书老师也帮我修改了几篇托福作文,给了我一些很宝贵的意见,最后我的写作分数达到了26分。学托福过程对我而言还是挺简单、挺愉快的,感觉自己学的东西在考试中都用得到。
顺利申请
我的选校定位是美国大学综合排名TOP30的学校,这意味着整个的申请都是比较Risky的。从八月份确认选校到十二月申请陆续提交过程中,一系列复杂、繁琐的流程性工作,比如WES认证,成绩单递交,考试送分等等在网申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展开。Me留学给了我很多参与申请的空间。网申老师填申请后也会给我账号密码,方便我上去查看。这期间,我们同步进行的是文书工作。文书这块我的参与度也很高,除了前期和顾问老师、文书老师一起综合的头脑风暴之外,每篇文章我都会和文书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和修改内容。文书老师给予了我很大支持和帮助,帮我深度挖掘内容,提取亮点,表达我在意的东西。其中我特别喜欢宾大MSSP+DA的个人陈述,因为字数比较长,很全面地刻画了我的“人物形象”。最后文书送到美国编辑那边修改之后,也让语言表达更加地道、简洁、通顺。
此外,我还特别热衷于参加学校的Info Sessions。参加这些线上活动除了能够帮我拿到免除申请费券之外,我也获得了和不同的招生官互动的机会。我觉得这一点还是有一定加分的,知道我来参加过线上活动,可以帮助他们评判。我也可以将这些Sessions获得的信息反馈给Me留学的老师,帮助她们加强我的申请。
梦校录取
我的申请准备较早,因此我提交的也是最早一轮。在12月15日早上,我还在去实习的路上,老师们开心地告诉我拿到芝加哥MPP项目的录取了!因为芝加哥大学是我的梦校,我当下就决定不用申请后续的几所学校了。因此我的申请提交了3所,后续也拿到了芝加哥大学MPP, 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政策+数据分析,以及乔治城大学MPP三申三中的结果!
对我来说芝加哥的MPP是一个跳板项目。它提供了各种领域的课程,可以让我探索未来想要走的研究方向。它还可以上六门其他专业的任选,可以去Analytics program,Social sciences,甚至Booth商学院去上课。MPP的这两年会是探索和自我了解的两年,我将有时间深度去发展自己的研究兴趣。
给未来的你
经过申请季,我对未来的规划明确了很多,也总结了一些心得,想要分享看到这篇文章的你。
第一是要自己多看官网,看这个学校的师资介绍,甚至详细到每一位老师、课程安排,学校校内外资源。这个是对自己负责,是让自己知道是否真心喜欢这个项目。
第二是要多和学校建立联系。学校里面有很多events,邀请学生去参加,去和招生官互动。当然,这些互动是良性的,不需要太功利性。让招生官认识自己是很好的一件事。如果是2个材料相同的学生,他肯定会选择那个给他留下过好印象的人。
第三是文书要写出自己的心声,要给文书老师多多反馈,要学会自己检查材料和网申。参与度高的申请往往结果也都不错。
最后,不要因“内卷”而焦虑,很多人的申请条件都特别好,不要盲目和他们比较。要多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脚踏实地,把每一个需要做的做好,就会收获不错的学校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