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会发生一种这样的悲剧叫孩子死在了父母手里。
7月31日,桂林市七星区某小区内,一名女子在倒车时不小心把自己的孩子撞倒身亡。
有人吐槽“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开车”,有人庆幸自己对孩子进行过这样的教育,也有人替这位妈妈感慨。
的确,母亲将背负一生的罪恶感,但孩子再也回不来了。可是悲剧却并没有因为某一事件敲响的警钟而停止发生。
8月6日,又有一洛阳2岁半男童因为被父母遗忘在车内8小时而离世。
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仅报道出来这样的事件就有两起。
在大多数父母的意识中,我们都记得教会孩子不要在马路上玩耍,不要闯红灯。但因为父母的疏忽或者安全意识及安全教育的缺失,孩子也很容易处在危险之中。尤其现在是高温三伏天儿,更是这类事件的高发期。
1
夏日悲剧,何时才能避免?
每年夏天,我们总能看到孩子被遗忘在车内致死的新闻。一直到2020年,这样的悲剧还在重演。
美国的KidsAndCars.org网站,曾做过关于美国儿童车内中暑死亡(1990-2017)的数据统计:平均每年有37名儿童在车内中暑死亡,也就是说每9天就有这样一例悲剧发生。
87%死于车内中暑的儿童在3岁或3岁以下,54%在1岁或1岁以下。
不要太过于自信认为自己不会犯类似的错误,如果你会忘记拿手机,那么你就有可能遗忘你的孩子。
1.只要1小时,密封的汽车内温度可能50度以上
密封的车内温度到底可以多高?就在之前,我们小编就亲身测试过。
测试地点: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一室外停车场
测试时间:8月2日下午1点-2点
天气情况:晴,气温33度
小编从刚进去的开始流汗状态 ,30分钟后就开始呼吸困难,不得不赶紧打开车门。
而日本研究人员就做过类似的模拟实验,并发现如果将3岁幼儿放在车内,在温度达到40摄氏度的时候,幼儿只需17分钟就会进入中暑状态;在45摄氏度的温度下,只需13分钟即会中暑。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从图中可以看出,孩子不仅体温上升速度比成年人快,而且呼吸系统和耐热能力又不如成年人,当孩子体温41.7度时,就有死亡危险。
2. 牢记ACT原则,避免悲剧发生
为避免家长将孩子遗忘在车内,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曾给出父母一个ACT原则忠告,希望每位父母都可以牢记心中。
A (Avoid):任何时候,无论停车多久,都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C(Create):设置某些提醒,比如在后座的孩子身边放公文包、钱包,甚至是不踩刹车的那只脚的鞋,以便到目的地,拿东西下车时想起孩子。(特别是带小宝宝出门)
T(Take Action):如果看到有孩子被单独留在车内,别犹豫,马上拨打报警电话。
3. 教会孩子自救的 6个方法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有一定的认知和表达能力,我们可以教会孩子这样做:
摁喇叭,拍打车窗呼救
这样可以吸引车外人的注意,多数品牌的汽车在熄火断电后仍能鸣笛。
打开双闪灯吸引外界注意
几乎所有车型的双闪灯都能在锁车熄火状态下打开,孩子可以打开双闪灯后,再连续摁喇叭、拍打车窗向外界求助。
从内部开启主驾驶室车门
大部分汽车的车门上锁后,主驾驶室的车门可以从车内打开,也有一部分车型在上锁后,主驾驶室的车门不能从内部打开,但这些车型在车厢内都配有活动传感器,当车内有明显响动时会自动报警。
放倒后排座椅,通过后备厢逃生
有些轿车的后排座椅可以放倒,孩子可以借此进入后备厢,手动打开后备厢逃生。
大部分轿车的后备厢内都设有应急开关,父母应教给孩子如何使用这些应急开关。
车中常备安全锤,击碎车窗玻璃
上面方法如果不可行,可以用安全锤敲打车窗玻璃的边缘和四个角,车窗一般都是钢化玻璃,很容易被击碎。
给孩子佩戴电话手表
智能电话手表不仅有定位功能,防止孩子走失,还有一键通话和紧急求助功能。
2
这些汽车安全tips不能少
1.帮助孩子反复学习汽车盲区
带着孩子在车辆周围走几圈,教会孩子辨别车辆盲区的危险区域,并告诉孩子一定要远离这些位置,因为开车的人容易因为看不到而撞伤他。
无论是在停车场还是在道路上,当孩子靠近汽车盲区时,我们需要及时提醒他,反复让孩子复习汽车盲区相关知识。
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
2.让孩子养成不在汽车周围玩耍的意识
严禁孩子在道路、停车场等有汽车的地方附近玩耍(尤其是捉迷藏)、打闹、奔跑等行为,
3.家长意识要提高,行车习惯要规范
在上车之前需要先检查一下车子周围以及附近区域,确保没有孩子。
上车后,最好都能摇下车窗,以便及时获取车外的情况,或轻轻摁一下喇叭,确保没人。尤其是在倒车时,更应该仔细观察路况,尽量放缓车速。
致净生活,全新热爱
码上直击!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撰文 /卢爱林
编辑/ 雅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_NFBnQBd8y1i3sJr3B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