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英雄》是一部不容得观众喘息的电影。开场便置身于炙热的火场,团团的烈焰宛如将观众包围,凶险火场内的重重危机扼住了观众的喉咙,一氧化碳、烟尘、热浪、高温……全部都可以置人于死地;窒息、灼热、干涸……全部都是让人绝望的危险。在人人闻之色变恨不得逃之夭夭的火灾现场,有一群人,却逆行而上,你能够在所有危机的现场看见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消防员。
《烈火英雄》是一部震撼的电影。之所以震撼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导演做下的功课,完整实景搭建,一比一还原凶险的火灾现场,深入了解消防员的工作和案件。第二个则是有赖于全员在线的演员演技,令观众瞬间沉浸在消防员的情绪之中,随他们而笑,随他们而紧张,随他们而落泪。
这绝对是一部“催泪弹”式的影片,在电影的首场看片会上,此起彼伏的抽噎声音不绝于耳,放映结束之后更是响起了长达数分钟的掌声。
而最令人心疼和悲壮的角色,就是由黄晓明饰演的江志伟队长。这次江立伟的角色形象不同以往的英勇救世的英雄形象,这一次,黄晓明塑造的首先是一个普通人,其次他才是一个消防员。因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原因,在面对似曾相识的火场,总是想法设法能让战友们安全撤退,他不想看见队友的伤亡和牺牲。作为人性的弱点,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消防员必须要克制和战胜本能的恐惧,作为火灾和人民群众的唯一一堵墙,他们无法选择退缩。他明白自己作为消防员的职责,但是却难以克服自己内心,也因此让他最终战胜恐惧再度投身火场有了内在心理轨迹的变化,令这个角色更加立体和多面。
而让这个人物赋予了角色弧光的一场戏,则是电影中段江立伟与杜江饰演的马卫国的一场文戏。这段戏是江立伟和马卫国昔日并肩战斗战友的分别戏,江立伟将深入火场,关闭火场的油罐阀门。在这场戏之前,江立伟的角色为观众展现的一直是他的盔甲,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系列反应其实都是江立伟对于外界刺激的防御。而这场戏却将他柔软的一面暴露给了观众,面对凶险的火场,江立伟卸下了他的盔甲和防御,他将自己的软肋通通暴露给了观众,原来他也怕死,他也想活着,还想再见自己的家人,还想再抽一口烟,他对这个世界还有深深的眷恋……但是选择了消防员,他只能放弃这一切。这一刻,江立伟不再是一个刻板、片面、勇者无畏的“英雄”,他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通过这场戏,完成了江立伟角色的人物弧光,让角色的牺牲变得更有“悲剧”的意味。
甚至他三次主动放弃了生的希望,三次孤身逆行,将逃生的机会留给了队友和别人,双手被导热的铁把手烫到血肉模糊都要坚持将任务完成,将唯一逃生的通道留给之前曾辱骂过他的队友,而自己独自留下来迎接死亡,捡起破损的家人照片,幻想着自己和家人团聚的场面,然后被爆炸吞噬,被大火包裹。相对于其他人的牺牲,江志伟的牺牲格外的“轻”,他没有刚刚结婚的妻子来见他最后一面,没有一起出生入死战友的悼念,他连死亡都是自己一个人。还记得在杜卫国死守化学罐区之前,面对直逼而来的大火,杜卫国为所有的队员录制了一支小视频,给他们家人最后的遗言。最渴求活着去见老婆孩子的江志伟却没有为家人留下一句话,独自被火海所包围,孤独、无言的死去,可是如果可以平安回家,谁又愿意当英雄呢?可是就是这样的“轻”,却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这样的离去越淡,江志伟留在观众心中的位置就越重,他的牺牲就越悲壮甚至悲凉。
黄晓明在首场看片会之后曾经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作为演员的我们,还活着,但是其实生活中很多真实的消防员牺牲了,所以看完《烈火英雄》这个电影之后,请忘记我们,记住他们。”可以说江志伟这样“轻”的牺牲也是当今消防员的现状,恐怖的火灾现场最后被流媒体的大数据冲散,牺牲被缩略成短短一行哀悼,但没人知道他们在火灾现场受到的折磨和痛苦,这些痛苦太“重”了。而当硝烟散尽,他们的名字和事迹终究无人知晓,可是他们为了守护我们奉献的生命,不应该被忘记。江志伟是无数奉献生命消防员的缩影,他们有家庭、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但是为了职业的坚守,为了我们的安危,他们可以献出一切。
在剧作的设计上,黄晓明饰演的江立伟和杜江饰演的马卫国是镜子的两面,江立伟是一心想要回归家庭的消防员,而马卫国则是一心想要证明自我的消防员。这导致了马卫国的情绪都是大张大合的模式,而江立伟则更偏重于内心戏的挣扎和诠释。后者的内心戏份是非常考验演员演技功底的,而在电影中黄晓明糅杂了体验派和表现派的模式,不仅投入了真实的情感,还设计了大量的细节来填充人物,令角色更鲜活。
在江立伟人物弧光的一场戏时,黄晓明的表演真实自然毫不做作,两人点烟的动作和一系列的行为水到渠成颇有默契。而在电影开头江立伟饱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折磨,在受到不明不白的侮辱之后,他的双手都在微微颤抖,虽然他在极力控制情绪脸上还带着笑容,但是双手还是出卖了江立伟最自然的反应,强装镇静的样子更让人心疼。也是因为这样更多细小的细节丰富了江立伟的角色,让这个角色更饱满更有感染力。
有趣的是,我之所以会说黄晓明在这个角色中是投入了真实情感的原因,是因为江立伟的人物历程和戏外黄晓明的演艺经历竟然也有些许的重合。
戏内,江立伟从能力出众骄傲的中队队长到背负“害死队友”的骂名一落千丈;戏外,黄晓明从1999年出道,到2002年通过《大汉天子》一炮而红,22岁出道,25岁爆红,年轻时候的黄晓明仿佛没走太多的弯路,从《还珠格格3》到《神雕侠侣》、《新上海滩》一步步巩固了自己小荧幕上“国民男演员”的地位;而从《风声》到《中国合伙人》,收割了金鸡百花华表的一众一流奖项。拥有强大的观众认知度和一流奖项的肯定的黄晓明本应该春风得意,却没想到在后期却遭遇了不少演技质疑。
为何会这样呢?我们不会否定黄晓明的好看,因为在《大汉天子》中青涩的刘彻和《还珠格格》中“一见肖剑误终身”的赞誉,英气十足的精神头打动了无数的观众。但是此后的黄晓明陷入了“明星光环”中,于是那几年,黄晓明饰演了很多同类型的角色,这对一个演员的职业生涯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
但黄晓明其实是一块璞玉,在《中国合伙人》中和《风声》之中就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在褪掉这种“明星光环”之后,黄晓明的演员本质终于被显露无疑。如果说之前黄晓明饰演的角色与他在某种维度上产生一定契合度的同时并不断打磨着他的演技,例如《中国合伙人》之中的成东青存在着一些角色与演员本身性格的相似与气场的相同,《风声》之中冷静而癫狂的日军特务机关长武田则使观众发掘出他对角色性格的把控无比精准的一面。
但从《无问西东》中对爱情纯粹谦卑的陈鹏到《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心思缜密的长林世子萧平章再到如今《烈火英雄》中平凡而伟大的逆行英雄江立伟,这一系列在角色诠释和塑造上充满挑战的选片令看好他的人在为他捏把汗的同时也惊喜于他一次次的转身和对表演方式上的不断摸索,并成功地被他浸入灵魂的演技圈粉。
可以说这近年来的部部好戏使得黄晓明正在一步步收回观众的信任和喜爱,也难怪有未看过《烈火英雄》的路人会不由自主的关注并发出感叹:听说这次黄晓明演技回来了,甚至不少已经二刷的影迷表示:对黄晓明在《烈火英雄》中江立伟这个角色的喜爱程度即将超过此前同样经典的作品《风声》和《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等。
坦白说,这次黄晓明在电影中一点都不帅,画上“烧伤妆”之后的黄晓明甚至让人认不出来,但是在烈火中重生的也是演员黄晓明对于演员赤诚的热爱和雕琢,黄晓明这次最不想被人记住的角色却凸显了他对演员的专业精神和敬业拼命的努力,这样“不帅”的黄晓明却恰恰是“最帅”的演员黄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