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新
开栏的话 新闻出版广电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发展历史悠久,政治要求高,内部要素复杂,工作环节多,尤其在今天面临媒体格局调整、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多,对矛盾问题的看法及其视角多,提出矛盾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多。见仁见智,不一而足。今天,我们开设本栏目,不是要一劳永逸地提出问题解决方案,而是给大家提供表达自己意见的平台,给读者些许触动、细微收获,让思想走出书斋有人分享,就达到了目的。恳请您赐稿,不弃“一孔之见、一己之得”;欢迎您垂注,阅读是缘,传播是情!
1912年,我国近代教育家、出版家陆费逵先生在《中华书局宣言书》中,明确提出了“教科书革命”的口号,他说:“国之根本,在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学生、教师、教科书共同构成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2002年诞生了立体化教材这一新的理念,单纯的教科书已经发展成了集教学参考书、电子课件、试题库、网络课程等多种教学方式为一体的多元化的教材。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致力于编写并出版秘书学专业系列本科教材,有力推动了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2012年秘书学专业进入教育部正式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是“文学”类属下与“汉语言文学”并列的二级学科,从此,开设秘书学本科专业的院校逐年增加,截止到2019年,全国已经有150多所院校开设了秘书学本科专业。虽然有些学校把秘书学专业设在管理学院,有些设在文学院,但是,无论是管理学,还是语言文学类属下,秘书学专业作为独立的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的课程标准。然而,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学标准迄今没有出炉,教学指导委员会也未成立,更没有现成的秘书学专业教材可用。在这种情况下,编写出版一套规范权威的秘书学专业系列本科教材,从而有效地进行专业课程建设,并进而推进学科建设,便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将编写并出版秘书学本科教材纳入工作的重点,其目的就是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和完善秘书学专业的课程建设。
2013年1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组织部分高校教师及从业人员开始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经过两年的多轮调研和反复论证,2015年1月终于完成了《秘书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指导思想、理论基础以及实施路径。
根据《秘书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次组编的秘书学本科教材涵盖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践课三大类。
2019年11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又召集了全国四十几所开设秘书学专业的学校学科带头人,聚集北京,经过3天紧锣密鼓的讨论,大家达成共识,形成了《秘书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初稿,至此,秘书学本科专业有了自己的课程标准。
苏联学者拉契科夫曾经说过:“每门科学总是以建设统一的、逻辑严密的、关于周围世界某一方面的知识体系为前提的……”相较于其他学科,秘书学更具有交叉学科的特色,因此,秘书学专业委员会本着既编写教材又锻炼队伍、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的思想,在编写之初,就确定了整套书的编写原则:集体组织,自愿参编;统筹安排,民主决策;主编负责,分工合作;严格程序,确保质量;按时完稿,力出精品;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为了让每一位编者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秘书学专业委员会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成立了系列教材编委会。整个编写团队清楚地知道,文化的概念很大,而教材不可能面面俱到。如何让最核心的秘书文化呈现在教科书里,给师生以正确的引导和切实的帮助?大家不顾个人得失,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秘书文化的精髓与道德规范。
当一本本装帧编排皆堪称精美的教材摆在师生面前的时候,我相信大家完全可以从一本书中了解整套教材的体系,又可以从简要目录、详细目录,以及每一章的思维导图中,梳理好整本教材的脉络;可以从每一个编者精心选择的案例和活动中,掌握秘书的基本素质;也可以从丰富的知识链接、章节说课中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截至目前,虽然大部分教材已经出版,但是整个编写团队并没有结束工作,大家又步入了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之路——给每本教材配上PPT、活动案例集,微课、视频、慕课的制作也拉开序幕。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