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少年派》这部剧?它比《带着爸爸去留学》好在哪里?

2019-07-18     飞天传书人

前些日子写了一篇关于《带着爸爸去留学》的剧评,因为在文章中多有对该剧的否定而在评论区引来部分网友的质疑,说乔治收了钱,刻意黑这部剧。

我保留这位网友的看法,因为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不同意见的权力,但要说我是收了谁的钱瞎写,这句话言过其实了,要说小编写文章还全仰仗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流量,包括这位回复我的网友,感谢您们为我贡献的流量,故此,乔治对各位看官老爷从来不敢怠慢,每写一篇文章,都报着很认真负责的态度,绝无敷衍之意。

带着很美好的期待追了《带着爸爸去留学》这部剧,不为别的,是奔着颜王去的,从《落地请开手机》开始喜欢孙红雷,又去看了征服了大多数网友的《征服》里的刘华强,孙红雷身上独特的男人味,那种你明明知道他是坏人,却依旧感觉他有着无法抵挡的魅力的神奇力量,征服了女人,也征服了男人。

孙红雷成为内地唯一能与港台明星比拼黑道大哥气场的男星,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有孙红雷,所以追剧至今,但结果是剧情尴尬到没眼看的程度。

有人说《带着爸爸去留学》很真实,将生活中很多边缘化的人和事进行了艺术的夸张,所以看起来有些荒唐,但夸张并不意味着胡编,真实并不意味着没有核心思想的东拼西凑。

至今播到三十多集,《带着爸爸去留学》除了剧情越来越狗血,再就是人设一一崩塌,具体理由都在我前一篇文章里,这里不再赘述。

但如果你将它当成喜剧看,笑果很不错,孙红雷很逗比,演技在该剧中也没有太大问题,但因为一部剧的灵魂首先是剧本,剧本如果烂了,再好的演员也救不了。

好了,划好分割线我们来说另一部暑期档的剧集《少年派》。

说实话,张嘉译近年有些霸屏,可以说他的戏看得有些腻,再好的演员,如果出镜率太高了,就失去了空档所形成的神秘感和期待感,张嘉译随着《一仆二主》、《白鹿原》、《猎场》、《蜗居》、《急诊科医生》、《我的体育老师》、《悬崖》、《心术》、《生逢灿烂的日子》等剧的陆续播出,积攒了大批的人气,成为大器晚成的一线男星,但与此同时,从2017年至2018年张嘉译强势霸屏的火爆场面背后不得不承认的情况是,有一部分观众对他也渐渐的出现了审美疲劳。

与大部分人一样,乔治对喜欢过的明星均是因戏粉演员,而且不论再喜欢一个演员,如果他拍了部烂剧,也不愿意带着情感因素去为他辩解,因为演员是一个不需要解释的职业,你让观众感受到的是什么,你的演技就到什么水准。

张嘉译居家男人的戏已经有好几部了,他与闫妮在《一仆二主》中已经有过一次合作,所以对《少年派》本没有报什么太大的期待,结果在追了几集下来后,因为同为有高中孩子家长的乔治,对这部剧增加了不少的好感。

如果说真实,似乎《少年派》比《带着爸爸去留学》更加真实,只不过后者因出国留学的故事框架,比《少年派》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框架多了几分时尚感和新鲜感,而《带着爸爸去留学》将故事发生地大多设立在美国,或许是为了创新,以新的视角去展示一部分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和教育方式,但因为太想标新立异,结果适得其反,太过集中、太频繁的戏剧冲突,使剧情偏离了生活真实的轨道,更不要提逻辑思维了。

而《少年派》所展示的是孩子们在青春期的心路历程,孩子与同学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等等一系列的平凡故事,看起来波澜不惊,但却又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如此相似,很多台词和对话,都有如临其境之感,这部剧,会让我们想起青春的懵懂,校园生活的快乐与烦恼,甚至是初恋的青涩和感动,与自己父母之间已经无法用对错来衡量的矛盾……等等等等,都是从家长到孩子,从老师到同学均能产生巨大共鸣的真实生活场景。

其实《少年派》的真正主角,并不是张嘉译和闫妮,而是几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其中赵今麦演绎的林妙妙最为鲜活,通过此剧的表演,赵今麦对于角色的把控能力已经超过了同为国民闰女的关晓彤,成为演技派的新晋小花,赵今麦必将前途无量。

《少年派》通过四位性格和家庭出身迥异的孩子,折射出中国当代家庭中存在的许多教育问题,接地气的表演和故事结构,无一均为该剧赢得了大部分的好评。如果说《少年派》比起《带着爸爸去留学》来说强在哪里?那就是剧情的真实性和逻辑性,每个人物都很丰满,跟剧情的发展也都很贴合,剧情的发展更多的展现了各个不同的人生性格,而《带着爸爸去留学》先从人设崩塌开始剧情也跟着一路崩塌,人物性格与剧情的发展出现非常大的矛盾,想起一出是一出,三观不正且不说,最要命的是剧中似乎没有一个正常人,办出的事不符合常理,剧集人物塑造模糊,包括该剧的主旨也不明朗,只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胡编乱造,缺乏对生活和事实的敬畏之心。

《少年派》可能初看感觉平淡无奇,但一路仔细看下来,从中能收到许多感悟,无论孩子还是父母,对于在成长过程中的年轻人,更有着非常好的引导作用。

最后让我们用剧中林大为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文章: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有人的想方设法去克服,最后战胜了困难,而有的人却选择了屈服,于是他只能承受失败的结果。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父母再不好,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和健康的身体,我们不应该去抱怨,否则那些天生有残疾的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父母和人生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OFTBmwBmyVoG_1ZM1G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