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热背后“汉服经济”兴起

2019-10-18   寿光日报

轻灵飘逸的广袖长裙、搭配讲究的发髻和妆容,在寿光街头,人 们经常见到身着汉服出门的人,这让市民感受到了汉服潮的升温。

记者了解到,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日趋重视,身着汉服上街不 再显得突兀,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由此,在汉服爱好者身上衍生 了特殊的“汉服经济”。

身着汉服,手拿团扇,汉服亮相街头渐被接纳

以往,人们穿汉服多在某 些与国学相关的仪式上,还有 的是为了在旅游景点拍照。现 在,走在寿光大街小巷中,经 常能见到穿汉服的人,而且, 这些人穿汉服并不是为了影视 拍摄或者出席特殊的场合,汉 服对他们来说就像一件出门的 衣裳,很平常不过。

关于汉服在寿光的逐渐兴 起,有一个人最了解不过了, 他就是寿光汉服爱好者组织 “汉兴社”的社长王鲸川。

从 2010年开始,王鲸川便 喜欢穿着汉服出门,并结交许 多汉服爱好者交流汉服文化, 也常参加一些弘扬汉服文化的 大小活动,成为弘扬汉服文化 的一分子。2018年,王鲸川辞职 成立“汉兴社”,从此生活与工 作都与汉服息息相关。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 传统服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 涵,“汉兴社”的成员经常走上 街头、公园向大众推广。“前几 年,穿着汉服出门,耳边常常响 起路人的疑问与评论,但现在, 我们穿着汉服,再也没有诧异 的眼光和不中听的评论。在传 统文化的熏陶下,大众已慢慢 了解和接受汉服重回现代生活 当中。”王鲸川介绍。

如今,“汉兴社”成员已 有400余名,以学生和上班族 为主。32 岁的刘宾是“汉兴 社”副社长,也是一位外卖小 哥,平时只要在街头见到身着 汉服的人,就会邀请他们加入 汉服爱好者交流群,看到越来 越多的人加入,他心里很高 兴。“这是对我们的肯定,对 传统文化的认同。”刘宾说。

汉服出租、承接活动,汉服发展引发消费升级

在汉服热的背后,许多人 嗅到商机,开始投身于汉服相 关的消费市场,与汉服相关的 行业也随之兴起,成为新的经 济亮点。

“汉兴社”目前已经开始 承接商业活动,并批量租售汉 服。“现在越多越多人开始认 同汉服,并喜欢汉服,以汉服 为特色的推广活动也渐渐兴 起,汉服展示、汉服舞蹈很受 欢迎。”“汉兴社”副社长王培 敬介绍,目前,汉服租售的主 要客户是学校及零散的汉服爱 好者。“一场学校的艺术节, 就要租用几十件汉服,根据汉 服的材质和做工,一天的费用 几十元至二百元不等。”

记者问起模特身上的一件 绣花精致的汉服,王培敬介 绍,这件汉服来自他们代理 的汉服品牌,一天的租金是 100 元,售价近千元。“我们 还请了专业的裁缝师傅,为 人们私人订制汉服,现在接 单 虽 然 还 不 多 , 但 前 景 很 好 。 随 着 传 统 文 化 的 推 进 ,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 上穿具有自己风格的私人订 制的汉服。”

汉服带动周边产业链

传统文化的兴起,带 动的是一系列产业链。“近 年来,央视《中国诗词大 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 的热播,带动了传承和弘 扬传统文化的热潮,这也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汉 服热’。汉服是一条线,它 和古琴、手工古饰、摄影、 婚礼、中式插花、旅游、书 画等都有交融点,很多人 感兴趣。”王鲸川介绍。

随着人们对汉服的喜 爱,一些与汉服有关的产 业也逐渐兴起。市区一家 婚庆公司的负责人刘女士 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会 选择身着汉服结婚,近年 来新娘汉服以及配套盘发 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此外, 汉服婚纱照、汉服写真同 样不缺市场,市区各影楼 的相关套餐价由几百元至 几千元不等,各个档次的 套餐均有预定。 王鲸川表示,汉服非 常讲究形制,现在很多影 楼、婚礼上用的汉服并不 合制,但很多人并不了解。 “我喜欢汉服,也喜欢汉服 背后的文化,在我看来,做 汉服产品,首先得了解历 朝汉服形制,比如初唐圆 领袍和中唐圆领袍就不一 样,唐圆领、宋圆领、明圆 领也有比较大的区别。”

王 鲸川表示,“汉服热”是一 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关乎 服装和审美,也关乎历史、 传统、礼仪、社会心态等诸 多方面,希望人们在关注 汉服的同时,能够真正了 解汉服和背后的文化,真 正做到表里合一,这才是 对传统文化的真正继承和 推广。

本报记者 刘明霞 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