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中秋节,首先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此刻的中秋夜,你正在干什么?
和家人团聚,一起吃着团圆饭?
手中正拿着月饼准备大快朵颐?
在外旅行,欣赏异乡的明月夜?
留守在出租房刚点完外卖准备看综艺?
不管你在何地,只要抬头看一下夜空,我们看到的都是同一轮明月。自古以来,中秋节是团聚之日,赏月也是中秋娱乐的重要环节。今天指南针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月亮的那些事,一起领略古代诗词中的月色吧!
在中国古诗词中,“月”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审美意象。早在《诗经》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月亮对中国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游子对月思念故乡,
恋人对月起誓永不分离,
思妇对月挂念丈夫,
孤独者则将明月视为知己。
今年中秋节,你们回家了么?又是一年中秋时,你在哪里望月抒怀,此时你与谁共度夜晚,此时你又在思念着谁?相思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钩,未能圆满。月明之夜,亲朋好友无法相聚,天上的明月便成为彼此互通情愫的媒介。
酷爱中国古诗词的指南针,今天来为大家剖析古诗词背后的诗情画意,一起和古人领域各地迷人的月夜吧!看看这些赏月胜地是否有你的家乡?
西湖,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心头的一颗朱砂痣。不论是三潭印月还是平湖秋月,都让人心驰神往。说到三潭印月大家并不陌生,人民币一元纸币背面就是三潭印月的景致。它是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景”。
月光映潭,分塔为三,故有三潭印月之目。如梦似幻的明月与湖中的倒影,再加上心中之月,美不胜收。
平湖秋月也是西湖十景之一,充满诗情画意。每当清秋气爽时,随意坐在湖边,湖面平静如镜,皓月当空,月华似泻,空气中弥漫桂花的幽香。
杜牧笔下的二十四桥处于江苏省扬州市,让无数才子佳人魂牵梦绕的江南。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又被称为“月亮城”。扬州繁华的夜晚,明亮的月,如玉的美人让杜牧难以忘怀。
驴说旅行
几许红绡古灯下,夜晚的微风轻拂柳岸,曲音袅袅,你以为少了吹箫的玉人。其实佳人只是隐匿于阁楼深处而已。“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只有亲自到过,才能体会扬州月的美妙。那是一种直观的视觉感受,无需借助想象或是文人墨客的溢美之词。
杜甫笔下的月夜似乎更加寂寥和凝重。入秋之后的白露世界,戌楼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边境传来失群孤雁的哀鸣声。杜甫的兄弟都离散各去一方,无法打听到彼此的消息。在这个月夜,愈发意识到还是故乡的月亮更明亮。
杜甫在秦州写下该诗,秦州在现今的天水市,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离天水市不远的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有一座孤峰叫麦积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在此赏月将会别有一番意境。和江南的月色相比,天水的月少了柔美,多了大漠特有的苍凉。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密州时所作,那是因与当权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被外放到密州做知府。当时正值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面对一轮明月苏轼触景生情。加之与自己的胞弟苏辙分离后,已有七年未得团聚便趁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密州即现在的诸城,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可以登上超然台,时光仿佛穿梭千年,月光洒落周身,或许你便能体会苏轼当年那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今年中秋没回家的你,那就抬头看看明月,即使无法团聚,婵娟也能把相隔万里的联系在一起,打破空间的局限。
长江追月,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瞿塘峡地势险峻,武侠幽默深奇秀,西陵峡滩多水急。坐上一艘船,揽江上明月,观远山夜景,对酒当歌,追逐天边的皓月。
月光把高峡平湖笼罩上一层朦胧,明月时段在回转的峰峦背后,十二夹在奇秀的峡谷之间。七百年前的陆游也被长江的月夜打动,提笔写下《三峡歌》:
古人似乎特别喜爱登高望月,一览众山小的开阔,心中的郁结和乡愁也能在山水间消散。登不同的山,也能收获不同的体验。
峨眉山天下秀,《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明月下的峨眉,月如金盘,峰如峨眉。怪不得诗仙李白也陶醉其中,赋诗《峨眉山月歌》:
象鼻山的月则更为迷幻,象鼻山原名漓山,因酷似站在江边豪饮丽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象鼻”和“象身”之间有一个通透的石洞——水月洞。
水洞月与水中倒影宛如圆月,一个沉入水底,一个浮与水面。天上月、洞中月、水底月,交相辉映,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赞:“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庐山赏月则更多了些“我欲乘风归去”的仙气。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庐山是秋日赏红叶的秘境,也是中秋赏月的绝佳地。庐山月夜,连朱元璋为之沉沦,提笔写下《庐山诗》:
看完这么多文人墨客笔下的明月,再看看窗外的明月是不是更具诗意了呢?下一个中秋,一起去这些赏月胜地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