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职场焦虑: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

2019-09-08   秋叶书友会

作者:展护卫

一句话介绍: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

授权“秋叶书友会”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米勒(AlisonMiller)。


前天路过长沙,朋友一定要留我到家吃晚饭,饭后闲聊了两小时,朋友暗示我出去吃宵夜。开始我有点不明其意,看到朋友对我使眼色才明白,原来是要聊一些不能在家里说的话。

他和我倾诉了一晚上,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3点:

1. 刚当上爸爸,老婆辞职在家带孩子,他负担家里的全部支出,可他月薪只有1.3万。收入来源单一,不敢生病,不敢请假,更不敢辞职,因为只要出现一个变故会让这个家垮掉。

2.“朋友圈”越来越大,朋友却越来越少,能说得上话的用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3.专业得不到突破,又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朋友还有几天就迎来30岁生日了,却依然很迷茫。

我给他分析了一下:他这是认知上不够深入,没有学习到好的思维方式。我说,要想改变,就要推翻以前的认知,重新定义以下3个点。

收入渠道单一化,缺乏富人思维

朋友是一名程序员,参加工作已经8年了,由一个对生活充满渴望的青年,转变成中年油腻男。每天朝九晚五,回到家就从冰箱拿一瓶“肥宅水”,带上手柄钻进书房开始打游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每月的房贷、孩子的奶粉钱是固定支出,等到孩子大了,还会有各种教育费用,开销越来越大,工资却迟迟不涨,几乎没有存款,因此他很困扰。

朋友的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我在很多社交平台上都看到人们在讨论类似话题。

比如微博,有一个话题叫“中年危机”,阅读人数达到1021.3万,讨论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收入低”“没存款”。

曾经,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刚创业的时候,房地产经济形势还是大好,我做相关的配套附属工程,跟着几个地产公司一年做上千万的业务,收入也水涨船高。我当时一年保底分红50W+,受到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消费观等影响,没有存钱的习惯,考虑到每年都还有不错的收入,也没有多想。

后来房地产市场逐渐惨淡,收入呈现断崖式下滑。我开始思考出路,偶然间看完《穷查理宝典》,我开始关注投资和理财。于是我尝试着优化我的资产配比:

1、 努力开源,增加多项收入来源。

之前我收入单一,一旦资金链断裂,生活就没有了保障。我意识到,多渠道收入才能生活得更有底气,才能自由地选择想要的生活方式。

我的设计功底还不错,加上很多人喜欢找我咨询室内设计的事情,于是我开始接一些私人定制的设计工作。

刚开始时,收入还比较少,做了1-2个月后,这些收入已经能够承担我每个月的日常开支。

2、 减少不必要开支,积累投资资本。

我把自己的日常支出梳理之后,发现很多开支是不必要的.

我以前喜欢打车上下班,因为单程只需要10元左右,但认真计算之后吓一跳:一个月下来有600元。而搭乘地铁一个月只需要100元,每个月可以省下500元。

每次网购时,都会因为各种原因买一些设计巧妙的小物品,但这些物品买回家之后基本上都没用过,还占地方。

我把这些不必要的开支都尽量缩减,省出的钱存起来,就有了投资成本。而且,这些开支的节省并没有降低我的生活幸福指数。

3、 合理配置收入。

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我开始重新分配资产,通过投资增加收入。

我按照《小狗钱钱》里提到的分配方式,把收入分为3份:10%用于零花,40%用于实现近期梦想,50%用于投资。

我的投资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是购买基金和股份;短期投资是投资别人缺钱的工程,获取回报。

当然了,投资之前我会花大量时间调查研究,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

就这样过了两年,现在每年都能带来年化20%的财富增长,这让我有了更多的选择。

缓解焦虑,除了升职加薪,还要学会转变思维,进行投资和理财,增加资产性收入配比。

让自己成为他人眼中的贵人

朋友小学时乒乓球打得特别好,在大多数人拍子都拿错的情况下,他还多次代表学校参赛,拿了不少奖,因此拥护在他旁边的人特别多。

现在,他每天重复着工作和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公司团建和家庭聚会,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活动。朋友圈的信息是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渐渐地他发现,想深入聊天都找不到人了。

朋友的经历让我想起《认知突围》一书中,作者把人缘分成了两种:资产性人缘和劳动性人缘。劳动性人缘所有者必须时刻维持施恩状态,假如他从某一刻开始拒绝别人的请求,那么前期的积累就会趋近于零。

相反,资产性人缘建立在个人吸引力上,只要潜在收益期望存在,他的好人缘就一直存在。资产性人缘所有者拥有主动选择的权利,人人都想和他建立关系,交换资源,甚至有很多人会将自己的资源主动献上以示诚意。

因此要想获得好人缘,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让他人“有所图”,这样子自然而然就会吸引到优秀的人围绕在自己身边。

我们总是愿意结交更优秀的人。比如职场中,优秀的员工业务能力强,有什么问题问他,他都能说得明明白白。

虽然他没有讨好别人,大家却都喜欢与他接触。

股神巴菲特,每年一次的共进午餐拍卖活动,价格不断飙升,2019年的拍卖价格高达400多万美元。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巴菲特自身实力够硬,拍卖者可以通过向他提问,解答自己的困惑。

缓解焦虑,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吸引资产性人缘,同时成为别人眼中的资产性人缘。别想着总是靠自己付出巴结他人。被动总是容易产生焦虑。

构建自己的能力圈,“曲线救国”

朋友已经有点醉了,认知的模糊让他痛苦不已。

他说:“35岁是程序员的一道坎,顶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在长沙这种三线城市,仿佛提升了技能,也没有用武之地。新晋的应届毕业生稍微锻炼两年就能达到这个水平,他们薪水更低,还听话。稍不注意,我就面临解雇的危机。”

古典老师曾在《跃迁》一书里介绍过,在新东方的早期团队里,最先快速崛起一批名师,因为他们掌握了更加聪明的学习路径。

用二八法则高效成长,他们聚焦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专业领域,同时还兼顾到能辅助专业的其他领域:先提高了专业水平,紧接着开始设计一套好的课程,再研究呈现的技巧,回过头来与专业相辅相成,放大了自己的能力系统。

缓解焦虑,明确努力的方向,多方位横向纵向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能力圈。

朋友已经彻底醉了,也许是身醉,也许是心碎,这是一个即将迈入中年的90后真实写照。当人生处于低潮时,别人的安慰或者鼓励都显得毫无用处。能做的,唯有靠自己提高认知,做正确的事情,然后坚持下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