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4年的一个春天,
参加明朝“高考”的考生们在焦急地等待考试结果。
发榜人徐徐走来,张贴好榜单,
众考生一拥而上,
所有人的目光第一时间都集中了榜首的名字
周延儒
当年的状元郎,还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年书生,
谁也没有想到,
几十年后他会进入《明朝好奸臣》俱乐部。
周延儒是个很聪明的人,
他最大的特点,
就是善辩风色,
这也是后来能进入中央核心决策层的关键。
崇祯皇帝登基之后,
周延儒把察言观色、伺机而动的本领,
发挥到了极致。
他靠着这个,终于做到了明朝首相的位置。
也是靠这个,他才得以入选《明朝好奸臣》。
1640年,皇太极出兵锦州,
不寻常的是,这一次他貌似玩命了。
皇太极很郁闷,
他被袁崇焕欺负了太多年了,
这一次就是崩了门牙,也要把锦州啃下来。
崇祯把最后的希望给了洪承畴,
这个人带了13万人准备跟皇太极大干一场。
洪承畴来到辽东以后,安营、扎寨,
确实把皇太极干“晕”了,
每天就干一件事儿——
按时吃饭,睡觉,再吃饭,再睡觉。
1641年,
洪承畴像突然跟打了鸡血一样,出兵松山要去揍皇太极。
10万人就这样向皇太极冲了过去,
皇太极这回事真看不懂了,
这个战斗力弱爆了且只带了3天口粮的军队,
跟大清军队硬拼简直是作死啊。
既然你挑衅那就干吧!
清军一上来就给洪承畴来了个包圆,
洪承畴却没有硬拼,
象征性骂了几句娘就准备突围逃跑。
原来,洪承畴本来不想出兵的,
他知道皇太极是什么货色,
没办法,只是顶头上司兵部尚书陈新甲一直催他出兵,
他才只带了3天口粮出战。
还没明白么?
带上三天粮食出征,
如果遇上好机会,就猛打一闷棍,打完就跑,
也不怕对手断后路;
如果没有机会情形不妙,立马就能跑,
而且回来还能说,
是粮食不够了,才跑回来的。
这样对上面有了个交代,又不怕追究政治责任。
真是比猴还精啊!
老牌军事家皇太极决心要彻底解决洪承畴的,
根本没有给洪承畴逃跑的机会。
洪承畴刚开始还想装装样子,拒不投降,
等着崇祯来救他,
而崇祯也在等着他,
只不过是在等他的死亡通知书。
后来洪承畴突然开窍了,
“我去,不会有人来救我了,貌似所有兵都让我带到这儿来了啊!”
1642年,他打开城门,毫不犹豫选择了投降。
崇祯已经被清军打得找不着北,
连败的消息已经让崇祯憋了一肚子火,
没有等到洪承畴的死亡通知书,
等来的却是他的投降消息之后,
崇祯小宇宙终于要爆发了……
坚决抵抗,不投降!
崇祯立刻加强了京师的防御,
谁知朝中已无可用之将,
竟然没有一人愿意主动去防卫边关。
清军此时已如入无人之境,
从北京东部一路绕道南下,一直打到了山东。
当时皇太极还没打算跟明朝决一死战,
入关只不过想打打劫而已,
就当人家已经打算满载而归回东北的时候,
我们的主人公——周延儒登场了。
1643年,也就是明朝灭亡前一年,
周延儒敏锐的政治嗅觉又让他捕捉到了固宠的机会,
他看出了崇祯的郁闷和焦虑,
于是他作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
亲自带兵御敌!
崇祯对周延儒主动请缨那叫一个高兴,
——首相亲率军队深入一线作战,还未有先例。
崇祯太想赢一场了,
挨了几十年的揍,滋味实在不好受啊!
周延儒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他觉得,反正清军要出关,
只要尾随几日就行了。
待周延儒出兵之日,
崇祯为他准备了一个盛大的欢送仪式。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崇祯亲赐尚方宝剑,众臣欢呼雀跃。
周延儒带领大军出京上百里之后,
突然停下了,
然后就发生了历史最坑爹的一件事:
一个传令兵拿着大军的旗牌,
手持周延儒的令箭,
快马加鞭回到了京城。
当时崇祯刚跟众臣开完早晨例会,
便惊闻传报!
当时主事非常震惊问道,
“是不是周首相已经初战告捷?”
然后,这个传令人说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句话
“不是,相爷让我回来取一下他的麻将牌”
周延儒不愧为明朝第一雀神!
尾随清兵实在太无聊了,
便整天跟下属们饮酒作乐,打麻将,
终于把清兵熬走了。
他杀了几个老百姓和散兵游勇,
向崇祯汇报说与敌激战后斩获数百骑,已将清军驱逐到塞外。
崇祯听后高兴得手舞足蹈,
要封周延儒为太师。
对此,周延儒感到十分心虚,不肯接受。
后来事情败露了,
崇祯当时的感觉,像从天堂直接掉到了地上,
还是脸先着地。
他哭着说出了总结明朝灭亡的那句话
这副促使明朝灭亡的“麻将牌”,叫做
“马吊”
马吊就是麻将的前身。
当年给太子当过老师的吴伟业曾经说过,
“明之亡,亡于马吊”
王崇简《冬夜笺记》说:
马吊是明朝最为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民百姓,
只要有时间就会搓一把。
通宵达旦,人玩起来跟疯了一样。
当然,当时的马吊只是一种纸质的牌。
顾炎武也特别指出了马吊在明朝的流行程度,
他说,当时在江苏和山东,
几乎官员们都痴迷于马吊,痴迷到什么程度呢?
“穷日尽明,继以脂烛,人事旷而不修,宾旅阕而不接。”
(一早起来就打马吊,到了晚上就点起蜡烛继续打;官员连班也顾不上上了,旅馆都不开门营业。)
那这个马吊是怎么发展成麻将的呢?
这里要提到一个宁波超级玩家——陈鱼门。
陈鱼门其实叫陈政钥,字鱼门,
是宁波当地一个有钱的商人,
因为给镇压天平天国的军队筹集粮饷有功,
朝廷给了他一个三品的虚职。
这个陈鱼门非常酷爱玩牌,
什么掷骰子,牌九,马吊,他样样精通。
他最爱玩的还是马吊牌。
后来他发现,纸牌玩起来实在大不方便了——
时间长了纸牌磨损太严重;
经常出海的他,在船上玩纸牌,牌还总被大风吹走;
所以,他决定,创造一种新的牌具!
他综合骰子、牌九的优势,把纸牌改用竹骨;
继承了马吊牌的“万、筒、索”;同时把红花改为“发”,白花改为“白板”,老千改为“红中”
受航海风向启发,创造了“东、西、南、北风”;
这样一副136张的麻将牌便诞生了。
他还自创麻将规则,融入了宁波文化,
如,和-宁波方言读“胡”;停-宁波方言读“听”等等
麻将也与宁波方言“麻雀”读音极为相似。
陈鱼门被称为现代麻将之父,
宁波的著名景点天一阁就有专门介绍麻将的展厅。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天一街5号
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指数:
天一阁麻将展厅内有各种材质的麻将牌:
象牙、玉石等;还有英国麻将、日本麻将等;
还有的牌面画着《水浒》一百单八将。
展厅外矗立着一组非常有趣的铜像:
陈鱼门和两个老外打麻将的牌桌,明显的三缺一。
为什么要搞个“三缺一”呢?
这个还要从马吊牌说起。
关于马吊牌这个名字的来历,
《叶子谱》作者潘之恒是这样说的:
“谓马四足失一,则不可行,故为‘马掉’”。
马掉的本名为马掉脚,后来改为马吊脚,简称马吊。
马本来有四条腿,掉了一条脚,那不就少了一只脚,
这就是麻将“三缺一”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