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讨厌他就推荐他看《上海堡垒》吧”

2019-08-13   天一电文

被寄予厚望的《上海堡垒》豆瓣跌至3.3,到前天,上映3天才勉强破亿。



据悉,它的投资高达3.6亿元,票房收入至少得10亿元,制作方才能回本。《上海堡垒》原本被视作继《流浪地球》之后的又一部国产科幻力作,但如今失望的网友表示,“国产科幻电影或始于《流浪地球》,止于《上海堡垒》”。

01

网络友:科幻感极弱、剧情逻辑问题多

来自网友观众的群嘲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电影设定为外星人来抢超级能源“仙藤”,但仙藤本来就是外太空的,网友质疑那为啥还来地球抢,“那么厉害的外星人会在乎这5%的充电宝”。

电影中纽约、东京、新德里等城市纷纷陷落,上海成为最后的堡垒,但电影呈现的科幻感极弱,场景就跟当下现实无异。

就算该片明确表示是一部科幻战争片,但却对外星捕食者及母舰这样的反派几乎没有刻画,只是作为电影标配陈列在那。

有网友总结说,“这样的设定是科幻片里常见的外星怪物+末日战场,跟好莱坞1996年上映的《独立日》很相近,人家20年前就玩过了,关键是,《上海堡垒》的设定还不能自圆其说。”



有网友表示,整个故事复述下来就是,外星母舰派来的捕食者们被打败了,母舰撤了,然后母舰又来了,然后它的兵又被打败了,母舰又撤了……而上海堡垒的战士和指挥官所做的就是:母舰来了,突突突突,修复泡防御,来点感情戏,母舰又来了,突突突突,再修泡防御……全片就这样无聊重复着。

02

导演差评:我也不想关闭科幻电影之门

面对负面评论多,口碑分低的现状,11日上午,电影《上海堡垒》导演滕华涛在微博上发长文做出回应。



滕华涛在回应中表示,不是所有努力,都有回报,但他不会因为这一次没有回报,就不再努力。他还表示,希望还有以后,也希望中国科幻电影可以越来越好。

03

影评:对国产科幻片的发展有警醒作用

“国产科幻电影关门论”的说法被无数网友引用和调侃,对《上海堡垒》讨伐的声音不绝于耳。

不过记者也看到,也有不少声音指出,“关门”的说法有些夸张,国产科幻片不会因为一部《上海堡垒》而停止进步,但《上海堡垒》确实会对今后国产科幻片的发展起到一定警醒作用,毕竟已有多部国产科幻片在筹备或开拍了。



喧嚣之余,已有不少业内人士开始冷静把脉指出不足,当下要做的是通过一部部科幻片的制作过程,摸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总结出一种本土类型的群体经验和正确的发展方向。

不得不说,科幻片这个类型能历久弥新的秘密在于想象力。对科技的想象,对他者的想象,对人类文明的反思,是一种科技与人文激荡的情绪出口。

今年春节的《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给国产科幻提供了“硬拍”和“软拍”的两种路线。



《流浪地球》的科幻感更突出,有对未来的幻想: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等;有符合一定科学依据的解决办法,让地球流浪,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也有占据主体篇幅的、精彩绝伦的科幻视觉效果……虽然跟好莱坞的经典科幻片仍有距离,但路径和方向是对的。



同时,“软拍”的《疯狂的外星人》走的是一种低成本喜剧路线,用科幻设定融合本土文化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