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常用步法解析,步法是技术重要组成部分,附加热身重要性

2019-10-07     羽毛球必看

羽毛球步法是指在大约35平方米的本方场地上,进行快速、合理并又有一定规律的上网、后退和两侧移动的方法,步法是羽毛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学习和能否掌握好正确击球技术的基础。

跨步:指向击球点迈出较大步幅的移动方法,通常在上网步法的最后一步时使用。

垫步:在移动到最后一步,与击球点尚有较短的一段距离时,用另一脚再加一小步的移动方法,这一种步法比较轻捷、灵巧,不但能使移动的步数比较经济,而且,还能保持移动中身体重心的稳定和有利于协助击球动作的完成。

并步:离击球点方向远侧的一个脚,向前一个脚垫一小步,同时前脚在其尚未落地时,又马上向前跨出的一种移动方法。这种步法较多地运用在上网、接杀球和正手后退突击扣杀时。

交叉步:侧对击球点方向,两脚采用前、后交叉的移动方法。这种步法的步幅较大,移动中身体重心比较稳定。

蹬跳步:在移动到最后一步时,采用单脚或双脚起跳击球的一种移动方法,如网前扑球时,为加快速度抢点击球,后脚用力蹬伸,前脚呈弓步前跃;在后场突击扣杀时,先转体用垫步或并步移动,最后一步再用单脚或双脚起跳扣杀,使用这种步法,要求协调性好,弹跳力强,在击球后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身体重心,以便连贯好下一拍的击球,根据这些在就是勤加练习,但不要一练完就去和别人打比赛,这样都会忘的,要多练习!

林丹式绝杀也是爆发式压腕杀球,但是爆发式压腕“杀球”累伤关节,除了手腕,肩部、腰部也是运动伤害较常见的地方,比赛场上常见铅球、铁饼、标枪等项目,这类运动稳定性差,常会伤害肩部,容易导致肩关节脱位,这种伤害跟投掷时机、姿势是否正确有关,举重运动员的腰部则最易受损伤,腰位于人体重点、中心的地方,随着年龄增长,腰部逐渐发生蜕变,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突然爆发式抓举或者挺举,会造成椎间盘突出,更有甚者,严重伤及腰椎,导致瘫痪。

热身做到足,损伤降最低,“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对热身运动而言尤为适合,热身时,先让身体进入微热状态,再舒展筋骨更有利于动作的发挥,“一年有四季,一天有24小时,运动也有高潮、低潮,热身需根据各人的自身状况决定运动量,如果精神状态不佳,则不适合做剧烈运动。”

巧“使劲”,慢性劳损非必然,运动发烧友容易受伤,然而,日复一日伏在案头工作的白领们却也难逃运动创伤,在论坛上,不少网友大叹“在办公室,一坐就是整天,颈椎病、鼠标手通通缠住我。”“我不经常运动,却还是觉得疲累,天气越冷,身体越累。”运动创伤大多数是急性创伤,劳损则是一种反复持久的、慢性的运动伤害,甚至是非生理性姿势造成韧带的过度、过量的伤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Eo2qG0BMH2_cNUgZc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