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油溪桥:醇香醉人,似一坛打开的老酒……

2019-09-13     娄底在看

#娄底头条#秋天的油溪桥村朴实而又素雅,一湾湾溪水,流转着油溪桥村人民的勤劳,蓝天白云之间,飘荡着自立自强的气息。

而十二年前的油溪桥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油溪桥村位于新化县吉庆镇东北部,辖12个村民小组228户868人,属石灰岩干旱地区,2007年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村级集体经济负债4.5万元,为改变穷苦景象,新一届村支“两委”班子带领全村群众,发扬了“锄头开路、锤子凿水、担土栽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不等不靠、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实现了动能足、村容美、产业兴、村民富。2018年的村民人均年收入为19544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到112万元。并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村、全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百强特色村庄、国家AAA级景区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AAAAA级乡村旅游区等40余项荣誉称号。

油溪桥的美,像一坛老酒,散发出醉人的醇香;更像一首小诗,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整个村庄整洁宁静,没有了喧嚣,没有了高楼大厦,一切都显得十分恬静、美丽。站在严肃公正的积分制公示墙前,我被深深的震撼了,详细记分、每月公开、奖罚分明。一方面对村组党员干部实行积分制考核,制订定岗、定点、定责、定项“四定”制度,进行“月度、季度、年中、年末”四次考评,由村民无记名评分,按积分多少发放绩效考核工资;另一方面也对村民实行积分制管理,全面量化出工出力、责任义务、产业经营、诚实守信、家庭美德等村民生产生活各类表现,设立奖励量化指标35项、处罚量化指标41项。通过积分制这一举措,规范了村民、村干部的行为,最大程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穿过积分制公示墙,步入具有百年历史的清代石拱桥,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油溪桥村在保护的基础上继承,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古桥的韵味,古色古香的感觉令人沉醉,仿佛下一秒就要穿越古今。在不远处,大树下坐着几个老人笑谈着,慈祥的看着嘻笑打闹的孩童,眼神里满是笑意。边走边看,流连忘返,还没来得及回味,就到了美丽的文化长廊和荷花园。

远远看去有几分“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的韵味,荷花园里的荷叶密密匝匝,闭上眼睛,细细感受,只觉有一阵清香弥漫在池塘里,散发在空气中,充满了的鼻腔,沁人心脾。

油溪桥村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现森林覆盖率已达到92.8%,村子四周有巍峨的群山,溪水淙淙、郁郁葱葱。荷花园间的羊肠小道连绵逶迤,田野树木间知了鸣叫,小溪叮咚叮咚作响,好不惬意。

追油溪桥村之梦,品小桥流水人家。“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不可分割,未来的乡村要建设成远山、田野、炊烟这样田园牧歌式的农耕文明体验区,才能重建我们的文化记忆。油溪桥村现已初步形成乡风文明的美丽景象,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厕所“洗脸”革命、移风易俗等制度都在逐步推进中,特别是油溪桥村的“八禁”活动(禁炮、禁赌、禁毒、禁渔、禁猎、禁伐、禁家禽圈养、禁铺张浪费),已取得初步成效,村风民风显著改善,全村每年仅节约烟花爆竹、酒席开支等约530余万元。

乡村振兴要拥抱诗和远方,产业发展是支柱。油溪桥村的产业发展模式是通过发挥“集体所有制”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势,采取“村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进行整体开发,以村委提供水、电、路等基础建设保障,公司提供资金和销售保障,合作社负责规划、技术指导、肥料器具的代购服务等,全方位为全村种养农户提供保障服务,做到了“为农解困不出村”。充分保障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阶段的效益和风险。


一座座房,一户户窗,顺着弯曲的小路,寻着远去的记忆。是谁舞动了金秋,让大地芬芳,让房檐挂满飘香;是谁让一池碧水清澈见底,水中鱼儿穿俊来往;是谁让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彩蝶飞舞。是油溪桥村人民,用双手,用智慧,用勤劳实干出来的!自己的家乡自己建,以梦为马,追逐乡村振兴的诗和远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BMPbW0BJleJMoPM7C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