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市场面临的危机,果农必看

2019-08-01   农业种植新技术

搞了几十年水果,价格大于小,效益怎样?最大的因素取决于量大小,管理固然要好,但关键之关键是缺者贵多者贱。

就和几个人吃饭,一桌人一碗热菜吃的精光,而一人一碗必然会浪费不在乎,同时还会觉得口感不好等。

说到这里,大家不要忽视另一个原因,就是人为的为了好看。为了量大,而违背了水果的自然生理过程。看看现在这果农,有多少为了追求早大好看,一说浇地,就冲化肥。

为了早卖,打激素药人为促进红度,比如桃,桃的口感本身更在乎农家肥和利用光合作用并且熟足的前提下,才能吃到好的桃子。想想前二十年桃口感,我家那时有几亩大九保桃,真的好吃,百吃不厌。如今家里好几种桃,看着大好看,一种看着都黑红的再不能红,红壤的,蟠桃离核的,可一吃都没口感,桃肉拉丝核不成熟。

更有些把红桃人为套纸袋改为金颜色桃,早早的采摘卖,这一系列的举动都是胡闹。苹果套袋的确是出于商品果需要,没办法而为之,更有多数借着为水果行业改良好看好吃为名誉,目的却是为经济利益而盲目发展品种。


仔细想想,这十年左右,多少桃品种出世栽植,一半年就更新换代,我想说说这些桃专家,难道这十多年没有一个固定的桃品种能力挺桃市场吗?

如此下去,何年何月桃农能稳健的建立一个好园子,富士苹果六十年代引进我国。几十年稳立苹果晚熟市场,如今虽然价格不怎样,多者必然会贱,自古以来少者贵,这个硬道理大家知明。

本人认为:水果市场的良性循环,果农的利润保障,最大的因素是必须建立一个好的规则,国家有关单位必须严格要求的管理其品种。任何一个果桃梨品种,一定要成熟地域气候条件,且行且珍惜的经市场消费者认可。有目的的规划发展为前提下,方可进入农户推广,并严格要求限制其生长管理中的弊端,控制好农药激素化肥的好于量。

大力扶持一些农家有机肥的产业链,严格的掌控我国水果市场的出路和走向,尽力的取缔套袋这个步骤,还我改革开放前的水果口感。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每一个果农的付出和回报为正比例。

像现在这种模式下去的话,中国水果的市场会更乱更糟,最终吃亏赔钱还是我们果农买单,以上是本人焦国强的看法。

总之水果市场成于败,我们果农的效益和保障,重中之重,先从化肥改变,再是品种发展,后是地域适宜推广。必须严格之严格的经国家权威机构管理。唉!看看我们下代的水果接班人,不是孩子不干水果生产链这行,关键水果不挣钱,而工序和投资,疏:双重套袋,物价飞涨,人工难找,什么都推广套纸袋膜袋。

今年本人听有人给樱桃套袋,想想这种人,真的可笑可悲,如此下去,什么水果都会败在这种人手中。我们大多数都五六七十岁的人,何不回归自然,好好的管理几年水果,给我们下代晚辈留一些传统的耕耘模式,为中国水果市场的稳健和长久做一些绵薄之力。谢谢大家,焦国强的看法!(作者:焦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