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画里乡村,宛若游走于水墨间,被誉为“中国传统明珠”

2019-12-27     三秦风情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的这句诗,一直让我对徽州充满了向往,到底是多么美丽的地方,才会让他发出这样的感慨?而说到徽州,宏村便是最能体现徽州美景的地方之一,它没有太浓艳的色彩,也没有太多的繁华喧嚣,但是沧桑的烟灰色却足以让人印象深刻,此生都不会忘记。

宏村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村,也是安徽黄山市的有名景区,这里的月沼风荷、双溪映碧、南湖春晓等风景都到了极致,因此宏村也有“画里乡村”的美誉。宏村的美,也不仅在于风景,整座村子其实都是经过详细规划的,选址和布局都极为独特,中外的建筑专家还称这里为“中国传统的一颗明珠”,并且如果到宏村游览一次,你就会发现,这里的美,都和水紧密相连。

来到宏村,首先看到的美景也是水,这片水就是村前的南湖,南湖春晓的绝美景致,就是在这里出现的。南湖是一道缓缓流过的碧水,它环绕着古村流淌,散发着幽静而又温婉的气息,宛如一位深藏在闺中的大家闺秀,含情脉脉地注视着过往的游客,但又保持着自己的矜持。看着古村被南湖所环绕的风景,又会觉得南湖是一位忠诚的将领,他将外界和古村隔绝开,使外界的烦扰和喧嚣不得侵染这里,守护着这里的祥和与安宁。

南湖的美不止是静谧,它还带着灵动的韵味,微风轻抚过湖水的面庞,湖面就会泛起层层的涟漪。如果把南湖看作大家闺秀,那这微风就是她的心上人了吧?那层层的涟漪,就是她在看到心上人时,脸上所浮现的浅浅笑意,她的笑是那么轻盈温柔,整个南湖都瞬间有了生气和意蕴。

继续向村中走去,又会发现,宏村的美是厚重而古朴的。宏村的徽派建筑群静立在村中,连片的白墙灰瓦透露出浓浓的沧桑感,飞檐翘角的马头墙更为一座座建筑增添了几许历史的厚重感,从这一座座徽派建筑中穿过,就想穿越回了古时候的徽州,身边的游客也似乎都变成了古时候的徽州游子。


正沉浸在徽派建筑的古朴美中,眼前又出现了一座小小的拱桥,拱桥横跨在清澈的水面上,像是一轮弯斜躺在水面,将两岸连接了起来。踏上拱桥,再望向水面,白墙灰瓦的房屋、蓝天白云、小桥绿树都到倒映在水面,别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充满了浓浓的诗情画意。

在宏村的中心位置,有一处半月形状的池塘,这就是宏村有名的的月沼湖,当地人喜欢称为“月塘”。南湖是绕着村子流动的,而月沼湖则是被村子围绕起来的,相互比较之下,月沼湖更像是被养在深闺的少女,这位少女恬静而淡雅,在古朴的徽派建筑的映衬下,显得愈发雅静。

月沼湖的四周铺展着青石板路,沿岸是排列有序的徽派房屋,而这些景致都倒映在月沼的湖面,好像平稳如镜的湖面上,也有另一个“宏村”。月沼是宏村最美的地方,老人会在水边轻松地聊天,儿童也会在周围嘻戏,甚至很多画家和摄影家,都喜欢来这里写生。拍摄,在他们的笔下或者相机中,那一片静谧的水域上,浮现着一座座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美得难以言喻,宛如一幅自然而成的水墨画卷。


宏村的徽派建筑都级有韵味,不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汪氏宗祠。汪氏宗祠是宏村中最宏伟瑰丽的建筑,它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惠州人富裕的展示和地位的象征,也是徽州族人集会、祭祖以及婚嫁、议事的场所,是宗族精神的寄托和延续。

进入祠堂的前院,就能看到气势恢宏的五凤楼,飞檐翘角的门楼上有精美古老的雕刻,深藏文化底蕴和古建筑底蕴,正中的“恩荣”和“世德发祥”的字幅,都寓意着家庭繁荣,而双龙戏珠、独占鳌头等砖雕图案,也有吉祥美好的寓意。进了门楼,就是宽敞的议事厅,这里时就会宗族举行重大活动或者议事的场所,里面放置的屏风上记录着有关汪氏宗祠的来历。

议事厅里的建筑风格依然保留着明代的特色,虽然雕梁画栋已经褪色,但是朴素大方的雕刻线条,依然能让人领略到古建筑的风韵。在祠堂中参观,会不禁沉醉于这里的古韵中,这里没有太鲜艳的色彩,也没有太多的雕刻,但古朴和庄严的韵味却恰到好处,所谓的古建筑,就是这样的感觉吧。

游览过宏村,你就会知道,这里不只是一个古老的村落,还是一副绝美的水墨画卷,更是一位充满了故事的老者,静默无声地记录着徽州的变迁。只要来一次宏村,就会知道汤显祖为何会写下“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千古佳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A0ESW8BMH2_cNUgEr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