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无论是在正史传记,还是野史传说里,曹丕都远远不及曹植在曹操心里的地位,甚至对于这个儿子,曹操很是疏远,可事实真是如此吗?笔者认为,答案不仅是否定的,甚至可能与真相截然相反,曹操也许并不反感曹丕,并且最为重视他。何出此言?且往下读。
但,以上仅仅只是曹操表现给世人看到的一面而已,这仅仅是他作为文学大家对自己儿子的欣赏的一面,而他作为政治家的另一面,被隐藏了起来。事实上,曹操对曹植的欣赏也就止于文学上,在政治上,他更倾向于曹丕,何以见得?一言概之,父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
自此,曹氏兄弟的世子之争落下帷幕,曹植从此告别了昂扬向上的人生,他被放逐于疆场和政治舞台的中心之外,终日只能借酒浇愁、写诗遣怀,整个人也变得困顿、恍惚、浑浑噩噩。而曹丕,他终于如愿以偿的向他的帝王之路一步步走去,从后来的历史来看,曹操的眼光是没有错的,曹丕的确是帝王之位的合适人选,他虽然只在位短短六年时间,但是政绩斐然,他制定出了对魏晋甚至后世都影响到极其深远的九品中正制,这成为魏晋南北朝通用的选官制度,也为隋唐的科举制度打下基础,存世共四百余年,在中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又与匈奴等交好,恢复外交,以及在西域的建制。
在曹丕称帝之时,孙权也短时间的俯首称臣,并送返于禁等人,曹魏实力之强盛,震慑四方,可见一斑,天下在他的统治下,渐渐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但,这些都在强大的时间面前,在历史滚滚向前里,成为了过去,纷纷扰扰,无数的已知未知随风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