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晒贡菜
和茜
走进华坪县兴泉镇文乐村,溪水潺潺、青山如黛。在村内闲庭信步,行至一个转角处,一个精巧的小公园便映入眼帘,瓦片和砖头砌成的花坛里种满了各色鲜花,用山石改造的桌椅整齐摆放。
“以前,这里是个垃圾堆,今年,大家投工投劳,用老石板、鹅卵石、木栅栏等材料把垃圾堆改造成了小公园。”文乐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汤惠介绍道。
在文乐村,这样的微景观有4处。此前,这些地块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如今,有的恢复为菜园,有的则遵循“微改造”理念,变成了转角新风景。
“就地取材,成本低、投入小,美化家园的同时还保留了本来的韵味,是文乐村村容村貌改造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兴泉镇党委副书记庄国锋说,在党员的带动下,村民的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更加强烈。眼下的文乐村,家家种花卉、户户勤打扫,村子变得越来越美。
光美还不够,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持续增收,文乐村党总支带领群众发展贡菜产业。截至目前,文乐村建设贡菜基地100余亩,还通过自产、自晒、自销的方式,就地吸纳富余劳动力就业。同时,制作干贡菜产生的废叶、废皮还能够作为养殖饲料继续发挥价值。产业发展起来了,钱袋子鼓了起来,生活环境绿了起来,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
文乐村的变化仅仅是华坪县开展“乡村振兴大擂台”“好支书大比武”活动,学习践行“千万工程”推进绿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生动实践。去年以来,通过党建引领,华坪县以经济强根建设美丽乡村,生态筑基圆梦绿美华坪为主题,按照点上精致、线上出彩、全域美丽的思路,重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绿美乡村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工作,推动华坪县61个村(社区)实现产业共建、乡村共治、资源共享。
经过两年的擂台比拼,华坪县61个村(社区)围绕绿美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千方百计打响生态牌、乡愁牌、田园牌、民俗牌,投入衔接资金1270万元,鼓励2650余户脱贫户、监测户发展庭院经济奖补项目,精准促进持续增收;探索打造“稻田+蚕桑果”“稻鱼共生”“林下魔芋套种”等产业发展模式,建立起以党支部为核心,合作社、企业及群众多方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2023年前三季度,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05元,同比增长8.8%;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全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652元,同比增长15.66%。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904e8d001cefd974de278c50e5a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