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出北约?法国反手扇美国一耳光:打的就是你

2019-07-13     大国前沿

作为美国自独立战争以来的“亲密伙伴”,美国独立运动的主要“盟友”,自冷战开始的“战略伙伴”,冷战后亲密的“可靠同盟”,美法两国从1776年开始就从未停止互相坑害。先是美国文化输出把法国国王送上了断头台,后是戴高乐抛售美元怒退北约。而在不久之前,美国人又在打的如火朝天的利比亚战场,发现了“亲密伙伴”的踪迹。

美国支持的利比亚政府军在上个月对的黎波里附近反对派武装的突袭行动中,缴获了4枚美制的“标枪”FGM-148型反坦克导弹。然而,从导弹出售的序列号等相关信息来看,本次被缴获的美国导弹是此前出口向法国陆军,用于更新法军反坦克导弹的产品。

2010年7月,法国国防部与美国签署了FGM-148“标枪”导弹的采购协议,决定从美国采购260枚FGM-148“标枪”导弹和76套CLU发射器,很可能正是本次缴获标枪导弹的来源。

作为美国现代步兵反坦克导弹科技集大成之作,FGM-148“标枪”导弹是美国第一款真正实现“射后不理”技术的反坦克导弹。在此之前美军装备的BGM-71“陶”式导弹和FGM-77“龙”式导弹都严重依赖射手持续引导。在面对装甲集群冲击式,发射单位一经炮口火光和后座烟尘暴露后几乎一定会遭到坦克火炮、机枪攻击。即使在加固掩体中可能会幸免于高爆弹、机枪弹直接命中,也难免会被爆炸的剧烈烟尘遮盖视野,从而失去对导弹的引导。

而“射后不理”的FGM-148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只要射手能够在发射前锁定目标,一经发射就可以马上脱离,返回掩体。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命中率,也保证了战场上反坦克射手的存活概率。

FGM-148有着自己的“独门绝技”,也就是“攻顶”攻击模式。相比于常规反坦克导弹直接打击坦克正面,难以穿甲的尴尬情况,FGM-148导弹虽然也难以击穿有着厚重爆炸反应装甲、非爆炸反应装甲和间隙夹层的坦克主装,却可以通过攻顶攻击完美发挥自身800毫米婆甲战斗部的实力。

即使是99式主战坦克,炮塔顶部装甲也能以抵御800毫米破甲战斗部直接命中,只能依靠激光对抗设备来在发射前破坏导弹的瞄准。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坦克,除了通过烟雾弹发射器做最后抵抗外,几乎毫无办法。

然而,即使是对于缺乏训练的利比亚政府军来说,4枚反坦克导弹也并不是太大问题。同样缺乏训练的反对派武装很难有效的保管和使用这一高精尖的武器装备,也很难发挥其作战效能。即使是损失4辆坦克,对于利比亚政府军的规模来说也并非严重打击。

本次事件的重点并非在于4枚导弹能够造成多大伤害,而是随后可能出现的14枚,40枚甚至更多的导弹。以利比亚政府军的水平,即使仅有半数导弹能够有效发射,法国在换装MMP导弹时淘汰的上百枚FGM-148也可以重创其装甲部队,而利比亚薄弱的军事工业也难以维修和制造装甲单位,其损失可以说是永久性的。

对于美国来说,利比亚装甲部队的损失反而并不重要。美军从来都不缺备用坦克。大量退役的M-60主战坦克和备用的M1主战坦克完全可以补充利比亚的损失。然而,如果法国决心要在利比亚战场上横插一脚,和美国作对,即使提供了再多的坦克也难以根除隐患。而德法两国在欧盟成立后的利益也基本绑定,双方关系前所未有的密切,法国的介入很可能也代表着欧盟的态度:不和美国走一条路。

对于严重依赖北约欧陆国家作为前沿基地的美国来说,欧盟如果和美国决裂,自然也意味着对俄罗斯的地理优势不复存在。从冷战时期开始,欧陆国家就一直作为美国的空军基地、导弹基地以实现对苏联的打击。

苏联和俄罗斯基本仅有洲际导弹能威胁到美国本土,而美国却可以通过数量庞大的中程导弹直接轰炸莫斯科,这自然是苏联和俄罗斯都难以接受的。而对于欧洲来说,即使常年的非军事化导致了严重的武备松弛,庞大的战略纵深和强悍的工业能力也完全可以保证对俄罗斯的基本国防,自然不需要过于依赖美国。

对此,美国只能一次次重提北约军事一体化,试图通过俄罗斯的军事威胁来迫使欧盟国家继续绑在美国战车上,从而保障美国的战略优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9-J_msBmyVoG_1ZmI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