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疫情过去 再回家团聚
2月8日,是万家团圆的元宵佳节。而南陵县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长黄玲丽已连续整整18天没有回过家。在远处人家的灯火正在夜色中逐渐点亮时,她正忙于梳理最新的工作流程。突然手机响了,透过屏幕传来了父亲的问候:“今天元宵节,你晚上回来吃饭吗?”“我晚上还有工作,不回来了,迟一点我们再视频吧。”团圆的夜晚,原本离家那么近,可是她却不能回家。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场上,发热门诊是阻止战火蔓延的第一道防线。除夕前一天,身为急诊科护士长的黄玲丽带领5名护理精英毅然投身到了这最危险的岗位上。从迈出第一步起,她便知道这是一场硬战,从储备调配物资、做好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梳理就诊流程、发热患者院内行走路线、疑似病例的隔离留观及生活护理,她一一都要落实。她还组建微信工作群,将每一份疫情防控方案认真剖析、及时有效地传给大家,同时全面掌握各班工作相关动态,做到防控全方位无死角。
黄玲丽手下的“天使兵团”都是90后的小姑娘,在父母眼里还是没长大的孩子。为了节省防护服,她们不断挑战生理极限,当班期间不敢吃饭,不敢喝水,不上厕所。厚重的防护服极不透气,穿在身上就像被闷在一个厚厚的塑料袋里,再隔着N95口罩极容易呼吸不畅,多说几句话就会喘。而穿上防护服连续工作10到12个小时,正是她们的工作常态。
因为有出现武汉医护人员被感染,黄玲丽深知她的“天使兵团”们并不怕吃苦,最大的困难还是巨大的心理压力。“我要保护患者,还要保护好我们的天使,我得把她们健健康康的还给她们的父母。”第一例高度疑似病例确诊后,与该患者接触最多的护士因为害怕,情绪崩溃地大哭了起来。黄玲丽连忙像个大姐姐一样搂着她轻言关怀暖语安慰。正当医院决定将该护士调离岗位时,她却逾越过了心理关,坚定地说:“不,我要留下来,我已经有了护理经验,有黄老师在,我不怕!”
工作之暇,黄玲丽通过微信与她们聊天,舒缓着情绪。“小肩膀,大责任。我们有我们的心酸,但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一起,加油。”“宝贝加油,明天给你带奶粉,加强营养。”一条条微信,传递着关怀与温暖,连接着信任与依赖,让她们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
随着全国疫情的发展,前来发热门诊的病人越来越多,悲观与怀疑的情绪常常在前来就诊的患者与家属中蔓延,尤其是被临床诊断后留观在隔离病房的患者们情绪更为紧张。
记得那天,她忙好手上的工作,看看窗外已是夜色来临,刚准备泡一碗面当做晚餐。突然听到隔离病房里的护士在叫她。原来有一位患者,因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没出来而焦躁不安,大吵着要出去透透气。瘦瘦弱弱的小护士怎么也拦不住她。
黄玲丽心里一惊,要知道该患者虽然检测结果没出来,可是专家组的会诊结果是高度疑似病例。而且她从进来起就不愿好好戴口罩,总说戴着太闷。如果她出去了,将有可能成为一个大大的病毒传播者。黄玲丽立即嘱咐其他护士做好看守工作,自己只穿着普通的白大褂就急忙跑出去寻找。庆幸的是,患者并没有走远,正蹲在发热门诊大门口一个人在哭。黄玲丽忙上前柔和地劝慰她,“不要着急,暂时到病房里等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里人、对所有人负责。就算是结果阳性也没关系的,这个病已经有人治好出院了。”最终这名患者安静地跟随她回到了隔离病房。
在当晚传来该患者检测结果阳性的消息之后,黄玲丽还来不及因为自己防护不足而后怕,就要接下更重要的新任务,如何做好该患者的安全转运及终末消毒工作。
黄玲丽从踏入发热门诊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家,她自己也是一名90后小姑娘,也是父母的宝贝疙瘩。“我年三十都没在家吃年夜饭,真的特想爸妈。可是工作需要,我实在没时间回家。元宵,炎消,肺炎消除,希望元宵节之后会出现拐点,从此山河无恙,人间平安!”
小护士也有大将军的豪迈。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她用自己瘦弱的身体肩负起了责任与担当。在这个阖家团圆的元宵节,她只能遥望明月,对着家的方向思念亲人。待疫情过去,再回家团聚,这是她的心愿。而此时此刻,她还要奋战在疫情一线,带着她的“天使兵团”们继续逆行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