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定期体检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体检报告中,发现有“肝结节”的人不在少数。对于“肝结节”这个名词,许多人可能感到陌生。
“发现肝脏结节要紧吗?又该怎么处理?”让我们听听岳阳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王欢主任怎么说。
肝脏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其中,良性结节较为常见,最常见的主要包括肝囊肿、肝血管瘤等。而恶性结节则多为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瘤等恶性肿瘤。发现肝脏结节后不必过于紧张,定期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必要条件。
对于慢性乙肝或丙肝感染、肝硬化、有肝癌或肝硬化家族史、肥胖、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肝癌高危人群,更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做好精细化管理,密切监测肝脏变化。
若超声高度怀疑恶性结节,建议于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或增强CT、超声造影检查等,如果确定恶性结节,建议立即就医。
一、肝脏结节主要有哪些类型呢?
1. 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对于肝脏正常或健康的患者,彩超提示高回声的病变很可能是肝脏血管瘤。
当病变小于3cm,且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时(均匀地高回声,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没有声晕),超声检查足以确定诊断。
对于肝血管瘤,治疗上不需要特殊处理,且由于血管瘤的病程是良性的,典型的血管瘤不需要影像学密切随访。
2.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这是肝脏的第二大良性肿瘤,多见于女性(女性比例最高达90%),就诊时的平均年龄为35~50岁。
多数情况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单发的,直径小于5cm,但有时也可见较大的肿瘤。在排除“肝脏血管瘤”后,如果彩超不能明确诊断,就面临进一步检查的问题。通常选择做造影剂增强成像(超声造影、CT或MRI)。
在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中,MRI与超声检查和CT相比,敏感性最高,且特异性几乎为10%。在并非所有特征都符合的情况下,可以将超声造影和MRI相结合,能够得到最高的诊断准确性。
3. 肝细胞腺瘤
肝细胞腺瘤比局灶性结节增生约少10倍,常见于35~40岁的女性,男女比例为1:10。
与其他肝脏良性病变不同,肝细胞腺瘤有出血和转化为恶性病变的可能。医生发现疑似“肝细胞腺瘤”时,会要求患者进一步检查。
对于肝细胞腺瘤,MRI优于其他所有影像学检查方法,因为它有检测脂肪和血窦的作用,确定肝细胞腺瘤亚型的可能性有80%。因此充分鉴别明确是否为肝细胞腺瘤十分重要。
二、如何预防肝结节呢?
1、预防肝结节的关键在于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俗话说得好,早睡早起身体棒。规律的睡眠有助于体内激素的规律地分泌,可以防止各类结节发生。
2、合理饮食、适当地运动,保持愉悦的心态。据专家统计,每天锻炼1个小时可以减少各类肿瘤的发作的风险。
3、不论一般人群还是高危人群,做好定期筛查或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密切监测随访,是肝脏结节早期诊断的有力保障。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岳阳市中医医院 陈纯 黎妍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