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概念横空出世,消费电子产业链龙头加速布局

2024-08-26     福布斯

最近,AI眼镜概念大爆发。

经过了几天的震荡后,8月26日,AI眼镜概念股午后拉升,卓翼科技、创维数字涨停。

事实上,此次带火AI眼镜(也称“智能眼镜”)的是近年来一直执着于元宇宙和AR/VR终端产品的Meta。2021年,Meta与美国眼镜品牌雷朋(Ray-Ban)合作推出了第一代智能眼镜“Ray-Ban Stories”。2023年9月,双方合作的第二代产品“Ray-Ban Meta”问世,并于2024年4月加入了AI功能,可提供实时翻译、回答用户提问、摄像头及音频输入/出口等实用功能。因其解决了以往重量、成本的痛点,大受欢迎。

根据IDC的数据,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4年第一季度,Meta Ray-Ban出货量分别达36万台、10万台;截止2024第二季度,该产品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台,预计2024 年全年出货量有望超过150万台

另有消息称,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都开始入局AI眼镜赛道。而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的中国,相关产业链的动向也随之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近期A股消费电子、电子零部件、可穿戴、MR、游戏,甚至眼镜等概念均呈现爆发态势。

不过,此后不少概念股也纷纷发布公告称,暂无AI眼镜相关业务或目前还未开展相关业务。当然,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对AI眼镜市场需求表达了肯定。同时,企业也坦言市场体量还未充分释放

8月24日,立讯精密在电话会议中表示,从增强体验与局部功能的发挥上,智能眼镜有一定市场需求,立讯也从来没有缺席这个赛道,并且无论是零组件、模组,还是系统组装,诸多国内外客户非常愿意选择立讯作为合作伙伴;但这些产品的市场需求体量还比较小,在未来的几年内,需要有软硬件相结合能力的龙头企业才更有机会诞生一个具备千万级需求甚至亿级需求的终端产品,而立讯需要做的就是把龙头企业供应链的卡位机会把握好,在这个过程中从商务和技术上锻炼自己。

不少机构也纷纷在研报中表达对AI眼镜的看好。中信建投表示,Meta AI落地Ray-BanMeta刺激出货量增长,AI+AR想象空间广阔,眼镜有望成为理想硬件载体。AI还能实现虚实内容生成,在光学方案和屏幕等硬件技术的加持下,智能眼镜从智能音箱向智能手机升级,应用场景再次扩大。因此软硬件加速迭代,内容爆发也就指日可待。

华福证券认为,长期来看,智能眼镜是理想的AI Agent的载体。眼镜终端的AI Agent具备信息输入和输出第一时效性。智能眼镜具备长时间佩戴的硬件基础。眼镜类产品能够获得更接近人的传感单元的信息。由于接近人的面部,智能眼镜能够“看人所看”、“听人所听”,较其他智能终端获得更多学习用户的素材。

有观点认为,目前海外AI眼镜的风潮还未直接影响国内市场,而是资本市场的超前反应。现在,国内AR/VR仍处于低谷期。IDC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AR/VR头显出货量为10.7万台,同比2023年下滑37.8%。其中,AR出货量虽然同比上涨119.2%,但仅为0.8万台

需要注意的是,AI眼镜并不等同于AR/VR眼镜。简单来说,AI眼镜就是在传统眼镜的基础上,增加AI功能,例如搜索、导航、资讯、社交等等。很容易令人回想起2012年红极一时的谷歌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而AR眼镜强调则的是现实增强技术,并带给用户全新的感官体验。所以,两者从应用和技术路线上,完全不同。但从实用性上来看,AI眼镜要优于仍然局限于观影的AR眼镜。

无论是炒作还是噱头,AI眼镜都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新赛道。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756937407ffeb4d908cc52c3e4b72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