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的春天

2023-04-27     钱耳朵

原标题:​基民的春天

2023年4月27日音频:进度条00:00 08:45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

暴跌潮终于过了,今天市场再度回暖。

我相信, 今年的二季度的行情更像2022年(急跌,然后反弹),而不是像2019年(大幅回调,然后横盘)。近两天市场正朝着预期的方向走,我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今天医美大涨3%,TMT依旧回调。也验证了我之前的判断, 二季度市场预计重回业绩,炒作暂告一段落。

这对基民来说是好事。

今年以来,上证指数涨了6.36%,而“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还跌了0.53%, 主动基金大幅跑输指数,基民赚了指数不赚钱,其本质原因是“市场炒作”;大部分基金经理坚守“价值投资”,不愿深入参与AI、中特股的炒作,所以业绩暂时落后了。步入二季度,随着市场风格重回业绩, 估计该是主动基金大展身手的时候了,我们拭目以待。

聊聊新能源。

这周新能源急速下跌,很多人没料到,说实话我也没料到; 我预料到了光伏的观察窗口在“4月底到5月初”,但没料到它在上涨前会大跌

没料到很正常,金融市场变幻莫测,本就不可能抓到所有的波动。

但我认为,经过这轮“大起大落”,大家应该能明白一个道理: 不要过于押注单个赛道、风格

押注式投资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退路。假如说,你All In了新能源,就算确信它最终会上涨,但在跌跌不休的时候,人性使然,你不会自我怀疑吗?你不会忍不住割肉吗?如果你这么做了,你就是“冤大头”,成功卖在了最低点,为他人做嫁衣。

但是,如果你适当“均衡配置”,“恐慌性操作”就少很多。比如,新能源、医药、AI都配了一些(新能源的仓位可以高点,如果你看好的话),在新能源大跌的时候,你还有医药、AI在上涨,一对冲,结果没那么糟,就不慌;而且,假如AI涨的太疯了,你甚至还可以卖点AI,加仓新能源,高低切换,收益翻倍。

所以,拥抱“均衡策略”吧!

1、银行贷款利率“倒挂”

据财联社报道:

截止到4月26日,有城商行的个贷利率已经降到了 3.65%;多家银行的抵押贷款利率在 3%-3.85%之间。

截止到4月26日,有城商行的个贷利率已经降到了 3.65%;多家银行的抵押贷款利率在 3%-3.85%之间。

而根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

4月17-23日,全市场共发行661款产品,其中575款为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 3.66%

4月17-23日,全市场共发行661款产品,其中575款为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 3.66%

理财产品的收益比部分新增贷款的利率还高,金融市场出现了收益“倒挂”现象。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银行净利差的“拐点”快到了,即将迎来“困境反转”。

具体分析一下。

你想想,如果你能以3%的利率取得贷款,而能买到的理财收益有3.66%,你会怎么做?肯定是不停地贷款,去买理财产品,直到“收益倒挂”的现象消失。

所以, 预计中短期,贷款利率倾于上行,理财收益倾于下行

银行理财的底层资产主要是“定期存款、国债、货币基金”,理财收益下降,就意味着银行存款、国债、同业存单的利率倾向于下降;也就意味着, “银行付息率”要下降

贷款利率上升,意味着 “银行收息率”要上升

所以预计,银行净利差的拐点到了,即 银行净利差将“触底回升”(净利差=收息率-付息率)。

银行的盈利取决于“净利差”,净利差触底回升,就意味着银行业盈利的将“触底反弹”。

所以说,银行业“困境反转”的时候到了。

换个角度。

从中长期看,银行“净息差”继续下行的空间也不大。

目前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为1.91%,城市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为1.67%,几乎“触底”了。

据中信建投测算,如果四大行息差在当前水平上继续下行, 在未来 8 年之内,一轮强度比肩 2012-2017 年周期的不良暴露就将导致四大行触及甚至突破资本或拨备覆盖率的监管底线

四大行如果都遭不住,情况就大大地不妙。所以预计,净息差不具备大幅下降的空间。

再说,银行业维持一定的“净息差”也符合“中特估值”的思想。

银行股价之所以不涨,源于ROE持续下行, 如果银行的净息差企稳回升,有利于合理的利润释放,提高ROE,进而提升估值中枢

综上,从中长期的角度看,银行也到了配置区间。

最后,今年一季度,权益型基金在银行业的配置比例仅有2%,环比下降了1%;而银行业在A股中的流通市值占比为6.3%,也就是说,银行业被“低配”了4.3%,有很大进一步加仓的空间。

一句话,银行目前的性价比很高。

2、板块分析

(1)通信板块

最近TMT持续回调,估计很多人又认为TMT不香了。

其实,TMT回调在意料之中,因为4月下旬是财报密集披露的时期,TMT公司普遍没业绩,“见光后”投资者信心下降,难免回调。

但我不认为TMT的行情走完了,ChatGPT所引发的技术革命要延续好几年,根据一季度披露的数据看,机构在TMT相关行业并未大幅超配,所以调整调整,TMT有望卷土重来。 问题只是,什么时候来而已

看一则消息。

昨天阿里云启动史上最大规模降价, 将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20%。阿里云大幅降价,大概率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这说明云业务也“卷”起来了,各大平台运营商为取得“制高点”,争相投入大量资源。下游卷起来了,利好上游“通信设备”;就像 淘金行业卷起来了,“铲子”就卖的多

这是说,“通信板块”,预计今年是比较景气的。

(2)保险

保险板块今天大涨8.9%。主要源于中国平安交了一份非常亮眼的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增长了48.9%。

保险板块业绩反弹不意外,前几天我就说了, 保险是“可选消费”,随着经济复苏,保险板块的配置价值在提升。

但是,一季度中国平安净利润大增48.9%,这是大超预期,好像保险行业要重回“高速增长”了。所以保险板块今天暴涨。

但我提醒一点,情况可能没有那么乐观。

中国平安一季度净利润大涨有“投资收益”的影响,一季度市场好,估计中国平安的投资部分也大赚了一笔,提升了业绩。然而除去“投资收益”,业绩就没那么亮眼,比如, 中国平安的业务大头,寿险及健康险的NBV(用于衡量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的重要指标)同比仅增长了8.8%;虽然重回增长了,但只是“慢增长”。

综上,保险板块的投资价值虽在提升,但也别“疯抢”,别乱追高。

如需看大盘及赛道估值,看第二条文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73d2926984d8daa696dc49f2acd5e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