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又有新发现了!
这次是
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
桃花水母
在成都东部新区养马街道一池塘
工作人员发现一种半透明的小型水母
经确认
这是罕见的在淡水中生活的水母
是桃花水母
这和6月初在成都东部新区
龙泉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
是同一种
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早在5.5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其特征表现为通体透明,像一把撑开的小伞在水中悠然漂浮,它们无头无尾呈圆形,晶莹透亮,柔软如绸,身体周边长满了触角,中间长着5个呈桃花形分布的触角状物体。
“桃花水母从水螅体发育成水母体的过程中,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因此,它还可以作为生态环境优劣的监测物种。它的出现是对成都东部新区优良环境和水质的充分证明。”工作人员表示。
桃花水母在四川的“现身”不止一次,早在1984年,当时还叫“灌县”的都江堰就发现了桃花水母,随着成都生态环境的逐步向好,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生物多样性宝库”,成都吸引了众多珍惜的生物物种在这里生活、繁衍。
从都江堰到东安湖
从龙泉湖到大观堰公园
……
除了桃花水母外
越来越多难得一见的“奇禽异兽”
开始出现在成都市区的周围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些稀客
鸟类
根据2023年最新修订发布的《成都鸟类名录3.0》,截至2023年3月31日,成都境内分布有鸟类22目79科566种,其中非雀形目计有36科242种,雀形目43科324种。成都鸟类约占全国总数的39.17%(566/1445),新增鸟种记录51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
至此, 成都已记录的鸟类,涉及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8种,中国特有鸟类23种。
黑喉歌鸲
红喉雉鹑
红嘴相思鸟
青头潜鸭
画眉
林雕
褐冠鹃隼
大熊猫
都江堰龙池、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邛崃市火井镇大葫村……近几年里,成都周边看见野生大熊猫的机率持续增高,这也充分体现了公园城市为周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修复所起到的作用。
大熊猫妈妈带着熊猫宝宝
在白雪皑皑的竹林中刨雪寻找水源
“小家伙”还顺手抓上一把竹叶
悠闲地吃起来
(红外相机拍摄于龙池)
大熊猫在雪地里开心地玩耍
这闻闻、那瞅瞅
在雪地里更显萌态
(红外相机拍摄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崇州管护总站)
大熊猫憨态可掬地悬挂在树枝上
十分可爱
(拍摄于邛崃市)
“小伙伴们”
成都欢迎你们呦!
来源 | 成都日报
编辑 | 张雪婵
期待!总导演揭秘成都大运会闭幕式!
3:0!中国队夺冠!
惊喜!成都大运会颁奖这一幕,超暖!
成都大运会遗产,这样安排!
这些神仙避暑地,藏着23℃的成都!
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