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沟壑 孤身犯险 探寻太行古崖居

2022-03-12   王喜庆

原标题:峡谷沟壑 孤身犯险 探寻太行古崖居

古崖居,从字面上来说就是由于某种原因躲避到大山深处的悬崖峭壁上生活的民居。从度娘上搜索大概率只能看到北京延庆的古崖居。

而最近从一些驴友的小视频中爆出了河北平山的大山深处也发现了古崖居,引起了我的兴趣。从画面上看似乎是在一个河谷的峭壁上,而且航拍的也不多。简单一搜在平山县的大桥村,我估计应该在公路边上,至少应该不太偏远,于是驱车前往。

大桥村距离石家庄大约100公里,虽然距离不远却也进入到了太行山腹地。导航直接把我导进了大桥村,村中的小广场上老乡们正围着一辆小货车购买日用品,我仔细一问心里凉了半截:那个地方虽然属于大桥村,但是在村外下了公路还得走四五里地。

村口有位防疫的老哥,负责把杆盘问进村的车辆。我和他唠了一会儿才知道:古崖居在公路的另一边,往前走有条土路一直通到一条大山沟里。近来古崖居中的人已经不在里面住了。我想,既然有人居住就一定有路,应该不难找。

往前走了一会儿果然看到了一条小路,小路口还有一栋古宅的破墙垣,周边集中散落着一大片卫生纸,猜测一定是驴友的杰作,不然还会有谁呢?往里走应该没错。不料往里走了大约20分钟发现竟然没路了,我估计是错了。

只好返回到了停车地,敲开了一户老乡家又询问了一番,这位兄弟正在吃降压药,告诉我:顺着公路往前走,左边有一条小水泥路,一定不要往里开车,不远就是山中小路了,一直走就能看到。

有意思的是路边这类的路有好几条,只好又到路边的一个小卖部再找人问,不想人家告诉我:不知道,没听说。哎——求人难啊。此刻下定决心不问了,成败由天。看到一条小水泥路,稍一犹疑便开了上去。

这些年村村通公路,山间小路都修的很好。眼前这条路似乎也不错,不料走了一会儿越来越窄,让我这个自驾游的老手心中也有些发毛,眼看着进了大山,似乎随时都有掉下路肩的可能。山中的小水泥路由于雨水的冲刷路肩都比较深陡,很容易磕到底盘。

正在此时突然发现山坡上斜停了一辆三马子,稍一走神果然左前轮掉下了路肩,好在这里有一片平地,不仅能停车还能调头,天无绝人之路啊!三马子上有夫妇二人,在山上伐木头。男人告诉我:你走对了,往沟里再走几里地就能看到了。娘诶——

前几天小视频中看到的崖居上还住了一位大姐,可是眼前所谓的路不过是有曾经有人走过的痕迹而已,或许这里居住的人极少,根本走不出一条路来。走了不远我就后悔穿了一双软底鞋。

这条“路”在一条深深的峡谷中,山腰上生长着大片的松林,地面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松针,这些松针算是好走的,因为稍微平整些,还能算是路。

再往上便是沟壑深邃、怪石嶙峋、冰瀑如柱、头顶一线,脚下基本不能叫路了,如果不是偶然能看到有人垒的几块石阶,很难想象有人活动的痕迹。这里的石头上都长满了绿苔,虽然冬天已经干枯,踩上去依然很滑。此刻我突然想到:驴友集体前行叫徒步,而我独自前往只能叫探险了,突然飞起一只野鸡惊倒了我。

一直艰险的走到峡谷的尽头,靠近山顶的时候看到了一条算是平整的小路,我知道:古崖居应该到了。果不其然,三五十米外就是古崖居,这栋古崖居深深的凹在一个山崖的山凹里,即使你走在的它的下面你也看不到它的存在;而即使外面倾盆大雨恐怕也很难淋到它的院落。

这条小路依偎着山体蜿蜒而行,外侧则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不远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柴扉,顿时让人想起了宋代的《春色满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前两句是那样的贴切,好似就是写给这栋古崖居的。而后两句则是写给了一个月后的古崖居,想象一下也挺美,太行山并不缺桃花啊,没准柴扉两侧就是呢。

稍作喘息便询问了几声:家里有人吗?无人作答,于是走了进去,里面是一栋柴墙石屋小院,小院里面靠山处是一栋山石小屋,屋顶铺满了蒲草。除了屋门上挂的铜锁和铁锹、镰刀,算是近代的产物。院中其它的物品都是非常原始的劳动工具。

院里山墙上用白石灰画了一个大圆圈,这恐怕是现代人弄不明白的:平山的山区里原来有许多野生动物,并且以狼为主,所以无论是山区或丘陵地区的村庄边上的墙上大多都会画上白圈,有驱狼的作用。

为了拍好古崖居,特意带上了无人机,当无人机一飞出去就明白了为啥这里缺少航拍的照片,可能是由于山体铁矿石的磁效应,无人机一出去就开始明显的抖动。而且峡谷两边大约只有三十米,并且长满了干枯的植物和高大的树木,因此也没有无人机施展的空间,见好就收吧。

这个崖凹大约长20来米,宽6米左右,十分平整。山墙下有个小水坑,上面长满了绿苔。我仔细想了一下,这个地方:晒的到阳光,喝的到山泉,摘的到山果,山腰有几块薄田——吃的到粮食。能够满足人类生活基本需求,正因为如此它才存在到了今天。其实人的需求很简单,所以人类安安稳稳的存在了几百万年,而现代人类的贪婪让人类看到了生存的尽头。

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时出了一身汗,而下山被山风一吹似乎掉进了冷水中。脚下要随时警惕山石的晃动和青苔的湿滑,并且时常有找不到路的感觉。 这个地方虽然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但是真心不建议您来。

告别了——古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