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赚6000!疫情下,南宁人的副业到底有多赚?

2022-05-07     南宁圈

原标题:一个月赚6000!疫情下,南宁人的副业到底有多赚?

2022年的开始就是一场“倒春寒”。

新冠疫情形势加重、股票基金一泻千里、各个互联网大厂裁员消息满天飞……普通人的生活压力似乎更大了。

挣钱不易,人总得提前为自己找好后路,于是就有不少人走上了自己的“副业”之路。

但是,在这特殊环境下,副业真的容易做吗?真的赚钱吗?

以下就是他们的故事。

01 | Nanning

——

“摆摊一晚上只赚了30块,卡里还欠七八十万”

@小雅 ,26岁,已婚,有一个小孩

主业:装修公司招待,月薪3k

副业:牛杂摊老板,月收入4k

有人说“朋友圈就是人生的缩影”,我在小雅的朋友圈里几乎看不到生活日常,除了主职工作的拉装修单子,剩下的就是她的副业——卖牛杂。

小雅的朋友圈

小雅因为年轻时超前消费和投资失败,直到现在还欠着七八十万的外债,再加上孩子出生后,小孩上学和日常的花费也不少。

在疫情的阴影笼罩下,这些负担像压在骆驼上的草垛,谁不知道哪一根才是最后压倒骆驼的草。

于是,她不得不开启了她的副业之路,她在跟家里的亲戚学习一番后,和老公卖起牛杂和小吃。

原本他们计划着租一个店面卖牛杂,疫情一下子打乱了她的计划,店面租金不少,但是疫情下收入少,经过思量之后,他们只能骑着三轮车到老城区比较热闹的商城旁摆摊。

小雅的牛杂摊

疫情有所好转时,老城区还是十分热闹的,一般他们从十点出摊,摆到两点收工回家休息,都可以有不错的收入。

但是疫情面前,人人都是“受害者”。

如今的小雅为了弥补收入的亏空,不得不延长摆摊时间,多卖一点,就多赚一点。他们都是从晚上10点营业到第二天早上6点。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因此收入更多一些,甚至守了一晚上只有30块进账。

小雅供图

但是她依旧每日坚持着出摊,在今年南宁天气最冷的时候,她推着小三轮被冷风吹到她的耳洞长出了冻疮,加上当时下雨,推着三轮车小雅显得狼狈又凄惨。

小雅老公每天进货

“揾食艰难,虽然出摊不一定能赚到钱,但是不出去更加没有钱”,小雅无奈说出的这番话,我想也是不少打工人在这个特殊环境下的感慨。

越努力越幸运,好在小雅的牛杂小吃味道还不错,拥有了不少的回头客,有时还没有出摊就有几个客人在等着。

加上小雅每天都坚持出去摆摊,平均下来每个月的收入也能有三四千,虽然比不过别人一万多的利润,她也十分知足。

小雅供图,推车里是她的孩子

小雅笑着说:“虽然自己每天很辛苦,但是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还有为了这些食客可以吃到熟悉的味道,一切都值得。”

疫情之下,谁都想过得舒适安逸,但谁都在为守护的人而硬撑着努力。

02 | Nanning

——

“雨天送餐不但没赚钱,还挨淋雨”

@梅亚晨,29岁,未婚,

主业:某单位消防主管,月薪4k

副业:外卖小哥,月收入1~1.5k

梅亚晨在退伍之后靠着一些积蓄买了房子,目前每个月的房贷将近四千块钱,他目前的工资每个月扣完五险只有三千多块。

面对入不敷出的现状,他在工作之余做起了副业——外卖员,只希望自己在工资不够付房贷时,可以从外卖赚的钱填补一点过去。

(图文无关)

疫情就像一面镜子,一下子就照出了现实的残酷。

前不久梅亚晨因疫情影响,单位收益不好,开始降薪裁员,加上单位的特殊性,他必须住在单位宿舍确保有事的时候能立马赶到现场。

他只能挤出下班的休息时间出去送外卖,一个月收入大概可以有一千多块钱,如果遇到整个月休息,就可以拿到三四千。

梅亚晨一个月的外卖收入

石田衣良说过,“工作的乐趣顶多只能将口袋装满,但工作的苦闷确实要卡车才装得下。”

送外卖这一行有太多辛酸和突发状况,曾有一次梅亚晨在送外卖的过程中,自己的电动车因淋雨后接触不良无法骑行停在原地,焦急的同时还被一位大叔刹车不及追尾,大叔还摔了一跤,擦破了皮,但是好在大叔没有追责,找梅亚晨要了20元的赔偿便让他快去送货。

为了送单子不迟到,他扫一辆共享电动车给顾客送过去了,扣除修车、赔偿、共享电动车的费用,他相当于那天没赚钱,还被雨淋了一身。

图文无关

出卖体力更是家常便饭,梅亚晨白天上班,六点下班后去送外卖,送到十二点结束再回单位,自己有时候骑着电车都能打瞌睡。

而且,在送外卖的时有遇到顾客是住在老旧小区六七层里,小区没有电梯就只能徒步跑上楼,加上有时送的货物较重,这让当过兵的梅亚晨都有些吃力。

图文无关

即便如此辛苦,他也遇到了不少暖心的时刻。

曾有顾客点了很多餐品然后汤类的东西没封好口,他送到后从外卖箱拿出来一看发现全被泡成了一团浆糊,本想打电话和他说明情况并且自费赔偿时。

顾客也因为他的好态度,婉拒了他的赔偿,并表示谢谢,辛苦他了。顾客的行为让梅亚晨十分欣慰。

图源张先森,图文无关

梅亚晨觉得自己利用下班时间去送外卖肯定是苦的,但是想着如今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自己只要能出去赚钱就已经足够了,至于赚多赚少都没关系。

如今梅亚晨保持着“知足常乐”的心态,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个月都能按时还房贷,只是忙着赚钱没时间处对象导致快而立之年了还单着,心里多少有点空虚。(单身姐妹看过来!)

他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以前的战友聚一聚。虽说,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可是疫情的出现,连出门都十分困难,更别说天南海北的战友们聚在一起了。

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03 | Nanning

——

“副业比主职多三倍的背后

是自卑、焦虑、抑郁……”

@十一 ,23岁,未婚

主业:跨境电商运营,月薪2.5k

副业:品牌代理商务&稿子代写,月收入3~6k

在疫情才开始的那一年,十一大学毕业了,本来她想着出去“闯荡江湖”,去追随自己的电竞梦,去到自己喜欢的俱乐部而工作。

现实却是被疫情“困”在了南宁,她在一家电商的小公司,天天素面朝天面对电脑,处理外国顾客的需求,她觉得自己就像岗位上的一颗小螺丝钉,这些琐碎的工作太多并且枯燥而无意义。

十一工作桌面上摆满了自己喜欢电竞相关周边

更重要的是她主职工作的工资还不及上学时的生活费。加上外国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销售额的减少也让她的提成从几百块大幅降低到到连一杯奶茶钱都不够,甚至还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薪在家待业。

成年人的底气是金钱给的,再加上疫情的威胁。她未雨绸缪地看了一些管理财富的书后,学会了“开源节流”。但是,少得不能少的工资无法节流,只能从开源想办法。

2020年初始,当所有人被封在家里没有经济来源时,她开始接了一些篇幅很短的稿子,虽然稿费不多只有5元一篇,但是胜在量大,当时的她一个月副业的收入就有3000元,那是她第一次尝到了副业的甜头。

十一一开始写稿的收入

但是她认为这些简单的稿子只是在“卖时间”,除了收入,没能收获更多。她便带着自己大学专业的经验和写稿的经验,做起了一位上海老板的线上助手,狠心地给自己安排了“007”工作制。

十一相关电竞工作的截图

主职工作结束后,十一帮老板打理PUBG俱乐部的官方服饰店铺,直接和俱乐部的经理沟通,当选手直播的时候,他们直播界面会放上她写的宣传店铺的文案,虽然文案内容不是很重要,但是这也是慢慢拉进了自己和电竞行业的距离。

十一管理店铺时的周边拍摄

再后面,老板觉得她比较机灵,便带着她做起了品牌商务pr,主要就是对接品牌和博主给一些产品做宣传工作。

老板评价十一

当时十一每个月副业的收入有2000~4000元,甚至有时比自己的主职工作还要多三倍。她靠着副业换了平板电脑和手机,给爸妈换了新的手机,给家里换了新的洗衣机,甚至还存下了三万块,和自己的月月光的同学相比她的小钱包慢慢鼓了起来。

副业增加了pr工作后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谁都想把生活与热爱投入工作,但是现实总是骨感的。

一开始的十一因为对品牌pr工作不了解,和客户交流不顺利,理解不到客户的需求,曾被品牌客户质疑表示要换沟通人,还被老板的一次又一次训话说她是“传话筒”,当时的她陷入自卑和自我怀疑的旋涡之中。

而且日常工作的强度十分大,她半个小时内需要及时回复博主、品牌、老板共十几人的消息,她不得不去哪里都带着手机,曾经她看电脑手机屏幕看到眼睛刺痛到睁不开,眨一下眼就会疯狂流眼泪。

图源兔几,图文无关

当然,在项目较少的时候她也有闲下来的时候,但是当时的她就陷入“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慌乱当中。当各式各样的焦虑席卷而来时,一开始的一腔热爱都因焦虑而全部躲了起来。

“这就是工作吗?工作就要承受这样的压力吗?”她曾沮丧地看着窗外的天,一遍遍地想这些问题。各式各样的压力让她感到不适,在朋友的劝说下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重度抑郁和中度焦虑。

十一当时的离职申请

经过了一系列生病的困扰,并且按医嘱吃药和她积极的生活心态,慢慢的她对自己副业和主职工作的态度有所改变:工作要做,但是身体更重要。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十一和上海老板提出了离职,也离开了自己“螺丝钉”工作,带着这些经验去到了新的公司,开启了自己新媒体编辑之路。

受疫情的影响,十一虽然没有去到更大的世界追随自己的梦想,但是误打误撞开启副业之路,并且此次的生病也让她领悟到“工作是为了生活更好,而不是拖着不健康的身体工作”的道理。

十一对电竞行业的心态

她说,“这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虽然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副业的经历也让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充满着更大的可能性。

04 | Nanning

——

“工资只够还贷款,副业全给家里的‘吞金兽’”

@小泡,32岁,已婚,有一个小孩

主业:某互联网公司设计,月薪7k

副业:私单设计,月收入1~1.5k

小泡本职工作月收入7K,对于不少南宁人来说算高的,而且工作稳定,福利也不错。

“时代的最后一粒灰,个人的一座山”,在疫情的影响下,他本职工作的薪资也在降低。随着线下活动的减少,原本提成一千块到现在几乎没有。

加上孩子出生之后的, 他作为一家之主要考虑的东西突然多了起来。光是房贷就需要还6千元,而且孩子的费用就更加多,单是奶粉尿布就能花费一千三百元,更别说孩子其它的花费了。

小泡和女儿

他要为将来打算,所以他觉得工资不够用,不得不再努力点,辛苦点做一些副业。

小泡的副业和主职设计还有一定的区别,他副业接单不限于平面设计,有时候DP造景美陈方面也会做。加上他做设计已有十年的经验,他早就是得心应手了,凭借着自己过人的业务能力和一些资源,他能接到不少的设计单子。

在采访的过程中,小泡还谈成了一个单子

不过他有分寸,他有自己关于副业的原则:“做设计第一点,不接急单。”

因为有设计需求的人很少,觉得设计好很重要的人就更少了,对于太麻烦的客户单子他接了第一次就不再合作了,比起消耗自己做一些自己也不满意的东西,还不如不做。

(图文无关)

听起来他接单很“佛系”,但是疫情的来袭,让所有人的安全感降到了最低点,小泡也不例外,他在疫情之前一个月只需要接两三场活动的设计单子,副业的收入就会高过主职工作的薪资。

因为疫情的“添码”,本来因节假日会有许多的活动单也随之取消,副业的收入像是陡然从滑梯上落下来地降低。目前,他的工资够还贷款日常开销,副业的收入也都给了家里的吞金兽。

小泡在家的工作桌面

对此,他说出这几句话:“那也没有办法” 、“生活也就是这样了”、“疫情期间不是穷死就是饿死”、“想赚钱也想陪小孩,很纠结”。

虽然很平淡,但是也透出了疫情之下中年人的无奈。

但是我想说,“桑翁失马焉知非福”,或许回归到生活,多多陪伴家人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

有人说,南宁的南应该改成“难”,不少人的经历就像列车经过黑暗的隧道一样,毫无光亮和希望。

但是有一群努力的人选择穿过黑暗,迎接黎明,吹响生活的号角。

他们在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时候;面对房贷、车贷、各种生活开销压力的时候;当你还在抱怨工作很累、梦想很远的时候;他们已经为了更好的生活,拼尽全身力气去赚钱了。

很多人只看到有副业背后光鲜的表面和丰厚的收入,殊不知他们背后尽是汗水。

除此之外,小圈还想多说一句,副业就是主职工作的一种延伸,可能是兴趣也可能是人脉资源的积累,绝不是被包装成“实现财富自由”的一种生活方式。

人的精力有限,副业诱人,但主业是本,若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是得不偿失的。

正如金伯莉・帕尔默 在《斜杠创业家》所写的那样,“全职工作和副业工作都能出色完成的秘诀在于,通过光明正大的、道德的方式,找到能够将两份工作联系起来的纽带。”

总之,不管有没有副业,工作都需要努力,毕竟,“成年人的底气,是钱给的”!

*本文特别鸣谢

@小雅、@梅亚晨、@十一、@王小泡接受采访

愿他们的努力都能得到自己的收获!

(排名不分先后)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65ab8e99c39a1d5cc9fd6f20025a1db.html